為什麼只念阿彌陀佛(淨空法師)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5/151137.html
我們大家大概多數都是修的淨土法門,有人問,十方佛很多,為什麼你們只念阿彌陀佛?我想有不少同修都曾經被人問到這個問題:為什麼你們專念阿彌陀佛?要知道,佛是很多,但是無量無邊諸佛如來、菩薩、羅漢,也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大乘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這都說得很清楚,這是從理上講。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法界藏身,這諸位讀經的話都會念到過;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是能現能變、真心自性的本名,本來的名號。
這四個字,「阿彌陀佛」四個字是梵文音譯過來的,如果把它的意思翻譯出來,實在講並沒有困難。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智、翻作覺,無量智,無量覺。你們想想哪一尊佛不是無量智,不是無量覺?佛佛道同。所以,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統統都念到了,不要一個一個念。念其他的名號是念別名,念這個是念本名;本名不變,別名千變萬化。為什麼?別名是隨眾生機緣而建立的。
譬如釋迦牟尼佛這是別名,為什麼稱釋迦牟尼佛?佛到這個世界來教化眾生要契機,這個世界眾生需要什麼,你一定要曉得。我們這個世界眾生對自己心不清淨,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對人家、對一切眾生沒有慈悲心。佛就抓到教化娑婆世界眾生,這兩椿事情是教學的宗旨,是課程的中心。所以就提出釋迦,釋迦翻作能仁,就是我能夠仁慈,用仁慈對待別人,別名;牟尼翻作清淨。就是對自己要清淨,對別人要慈悲,是針對我們這個世界教學用的別名。如果釋迦牟尼佛要到別的世界去作佛教化眾生,別的世界眾生跟我們情況不一樣,他要換名字,他不能用釋迦牟尼。
但是阿彌陀佛是本名,無論到哪個世界,無論在什麼地區,對什麼樣的眾生,決定不變。不但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念阿彌陀佛,你們在《彌陀經》,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到,十方一切諸佛都勸我們念阿彌陀佛,道理在此地。這是一個解說,諸位一定要懂得這個名號殊勝,它是一切佛的本名,一切佛名號都是別名。佛有能力化無量無邊身,這是幫助無量無邊苦難眾生。
目前分類:修身造福 (362)
- Dec 14 Mon 2015 15:54
為什麼只念阿彌陀佛(淨空法師)
- Dec 12 Sat 2015 21:51
念「阿彌陀佛」,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念「阿彌陀佛」,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佛說阿彌陀經
http://book.bfnn.org/books/0086.htm
發願(自己下定決心)念佛往生西方淨土,
脫離六道輪迴,皆得不退轉,必定成佛
[經云:]
- Nov 14 Sat 2015 21:48
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淨土能不被空間與時間所拘束
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淨土能不被空間與時間所拘束
佛說阿彌陀經
http://book.bfnn.org/books/0086.htm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 Nov 08 Sun 2015 21:33
念「阿彌陀佛」,得一切諸佛所護念
念「阿彌陀佛」,得一切諸佛所護念
佛說阿彌陀經
http://book.bfnn.org/books/0086.htm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 Oct 30 Fri 2015 17:03
佛陀為何特開念佛求生淨土一門 (印光大師)
佛陀為何特開念佛求生淨土一門 (印光大師)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31/309478.html
如來知諸眾生唯仗自力了脫之難,故於一切法門之外,特開念佛求生淨土一門…
若能念佛十聲,或只數聲,或只一聲,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
而末世之中,人根陋劣,知識鮮少,悟者尚難其人,何況實證?如來知諸眾生唯仗自力了脫之難,故於一切法門之外,特開念佛求生淨土一門。但能信、願真切,即五逆、十惡極重罪人,臨命終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教以念佛,若能念佛十聲,或只數聲,或只一聲,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況彼修行世善,不作諸惡者乎?若是精修梵行,禪定力深,則往生品位更高,見佛聞法最速。即大徹大悟,斷惑證真之人,亦須回嚮往生,以期圓證法身,速成佛果。
其餘法門,小法則大根不須修,大法則小根不能修。唯茲淨土一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五逆十惡、阿鼻種性,亦可預入其中。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欲即生了生脫死,便絕無企望矣!
- Sep 18 Fri 2015 12:49
十歲女孩唸佛三年預知時至(真心想去)
十歲女孩唸佛三年預知時至(真心想去)
十歲女孩唸佛三年預知時至--真心想去,阿彌陀佛立即援手接引
大約是上世紀80年代蘇北的一戶人家,有一唸佛發願求生西方男居士,每日都在家中佛前唸佛作功課。時居士十歲女兒聽到父親每天都在唸佛,就好奇問:「爸爸您為什麼每天都要唸佛啊,唸佛到底有什麼好處呢?」居士答曰:「唸佛是為了去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那個世界很美好,去到那後就不再有生老病死等苦,那裡只有快樂,而且地面上都是用黃金鋪的,七寶池裡的蓮花跟車輪一樣大,閃閃發光,樹也閃閃發光~
居士按《佛說阿彌陀經》的極樂妙景給女兒描述了一遍,女孩聽後問:「爸爸西方極樂世界這麼好,到底在哪啊?可以帶我去看看嗎?」居士回答說:「這個地方爸爸就沒本事帶你去了,阿彌陀佛才有能力帶你去,你想去就得唸佛。假如你不唸佛是去不了的」。純真的女兒聽了父親的話後,每天都想著極樂世界的美好莊嚴,好奇的小心靈此後就是盼望能快點到極樂世界去觀光.所以很老實地唸佛,無論睡覺也好,吃飯也好,心裡不離佛號,都在想著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一心嚮往。
三年後的一天,女兒突然跟爸爸說:「爸爸我要回家了,時間是某天的上午10點(具體時間師父記不起了)。您請親朋等來送送我吧!女孩的爸爸當時是不太相信女兒這麼快就要往生了,因為他也是唸佛人,既然女兒這樣說了就照做.開始時一些親朋都不相信也不願去,並且說一個大人怎能相信一個小孩的話,好好的一個人又沒病也很正常,怎會說"死"就"死"?女孩的爸爸解釋說:不是「死」是往生,既然她請你們去,你們到了那天就去吧。親朋並不懂「往生」是什麼,覺得不管怎樣去看看也好,親眼看看就明白了。
- Apr 03 Fri 2015 20:14
佛法將滅之時的景象
佛法將滅之時的景象
http://www.amitofo3.net/books/sutra12.html
佛說法滅盡經 (失譯 大正藏 卷十三 1118頁 No.396 涅槃部)
[原經文]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無央數眾來詣佛所,稽首於地。世尊寂靜,默然無所說,光明不現。
賢者阿難作禮白佛言:「世尊!前後說法,威光獨顯,今大眾會,光更不現,何故至此?其必有故,願聞其意。」
- Mar 23 Mon 2015 14:10
世界上最可怕的魔 (南懷瑾)
世界上最可怕的魔 (南懷瑾)
http://goo.gl/Z4SDFh
學佛是學解脫,學道是學逍遙
如今社會,許多人學佛卻反而學的一身“佛氣”。如南懷瑾先生所說,真正的大乘道是不用裝成學道的樣子的。且聽聽南老如何開示學佛之路。
就像我說許多學佛的人,一臉佛相,滿口佛話。有同學講電話,跟對方說要“供養”什麼東西,我在一旁聽了就罵,講什麼“供養”,講把東西給了人就是了嘛,偏要用“供養”,為什麼滿口佛話。學佛久了以後,講起話來就用另外一套術語,這就是學佛不通。
大乘菩薩學通了的,嘴裡沒有這些術語。什麼“般若”、“供養”、“佈施”、“因緣”都是術語,你跟不懂的人就不能用這套,要用普通的話來講。很多朋友對我說,來這裡跟你聊聊很好玩,可是你那些學生不正常。我說,對!這些學生不正常,滿口佛話,一身佛氣,非要作個莊嚴的樣子出來不可,多討厭!所以社會常看我們這一群人是瘋子。
- Mar 16 Mon 2015 12:15
中國首富王均瑤病床上最後的話
中國首富王均瑤病床上最後的話
2015-03-16 / 作者 : 貝貝
http://m.life.com.tw/?app=view&no=244501
…我生前贏得的所有財富我都無法帶走…可以有人替你開車,替你賺錢,但沒人替你生病!東西丟了都可以找回來,但是有一件東西丟了永遠找不回來,那就是生命。…
我曾經叱吒商界,無往不勝,在別人眼裡,我的人生當然是成功的典範。但是除了工作,我的樂趣並不多,到後來,財富於我已經變成一種習慣的事實,正如我肥胖的身體——都是多餘的東西組成。
此刻,在病魔面前,我頻繁地回憶起我自己的一生,發現曾經讓我感到無限得意的所有社會名譽和財富,在即將到來的死亡面前已全部變得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了。
- Mar 05 Thu 2015 15:25
從 金剛經 到 無量壽經 再到 阿彌陀經 (黃念祖居士)
從 金剛經 到 無量壽經 再到 阿彌陀經 (黃念祖居士)
http://book.bfnn.org/books/0109.htm#a01
以般若為導,以淨土為歸
作為佛學漫談,我這次來可不是來說法的,更不能說是來向大家開示的,只是向大家彙報一下自己看經、實修方面的一些體會而已。既是漫談,那我們從今天開始談什麼呢?就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吧。大家也許覺得這兩部經很不相同,怎麼能聯繫到一塊講呢?所以,這裏有三個因緣,先跟大家彙報一下:
第一個因緣:
正果法師一直在這個道場講《金剛經》,現在正果法師生病了,委託我來代替他,所以這裏有個接續的意思,因此還是先從《金剛經》談起。大家都知道本人寫了一部《無量壽經》的註解本,而且三月份的時候我就準備來向大家談這個,後來就廣濟寺增信班的需要,我就到那邊去講《無量壽經》及淨土法門了。當然我們這裏接續正果法師的《金剛經》還是要談到《無量壽經》以及《阿彌陀經》的。也就因此從「般若」談到「淨土」。此為第一個因緣。
- Jan 19 Mon 2015 17:37
孝順父母的方法與果報
孝順父母的方法與果報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3/132296.html
(龍樹菩薩說法要偈)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為勝福田,現世流布大名稱,未來福報轉無量。
一、孝順父母的意義
父母有生育、養育、教育之恩,可說是功德巍巍,在《父母恩重難報經》當中,曾以七種比喻來說明父母恩德深重,難以報答:
- Jan 02 Fri 2015 20:41
生死能超越
生死能超越
http://book.bfnn.org/books/0424.htm#a09
天地萬物,無時不在流轉、變化。生長損耗,曾無停息。人生亦復如此,數十寒暑看似悠長,實如電光石火,剎那即逝。而人世間滄海桑田的變異更是不勝計:玉山頂上發現貝殼,喜馬拉雅山竟也有海底生物化名,看似不可思議,而事實俱在。世事無常,瞬息即千古,人類士寄生其間,誠似滄海一粟,寄蜉蝣於天地般渺不可期。
人生即是如此無定,無常倏忽而至,今日相聚,分別之時焉知生離非為死別?今夕安寢,安知明朝得復著履?著名詩人李白瀟灑豪放若此。亦有「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之歎。
但人的一生真能以時間長短來定輕重嗎?彭祖活了八百歲,迄今無足稱述者;烈士鄒容年方弱冠,陸皓東未及而立,文天祥年僅卅九,即以身殉國,齡雖淺而婦儒皆知。這些以長短來衡量的時間,在歷史上是無足論的,真正能名留青史的是無法衡量而超越長短的壽命,人生一場,如果真能放射出生命的火花,利益人群雖僅十年、廿年。甚至朝生而夕死,生命也是永恆的。
佛經上也有段記載:一個婦人新喪愛兒,悲痛欲絕,聽佛陀具大威神德,遂不遠千里跋涉,長跪佛前,哀告請求佛陀挽回愛子生命。
- Oct 16 Thu 2014 14:22
拿一撮鹽,賠一萬倍的利息 (非予而取)
拿一撮鹽,賠一萬倍的利息 (非予而取)
http://book.bfnn.org/books/0538.htm#a24
詩曰:
借物粗微未送還,定中所見即鹽山;
一因萬果生無盡,切莫心貪起野蠻。
從前,浙江杭州的西湖,是中國佛教的聖地,不但佛寺林立,而且在家信佛學佛的人也相當之多。特別是杭州各地,盛傳著一位居士「護戒」的佳話。這段史實,可做為一切修行人的良範。
據說:有一位在家學佛的居士,天性好靜,專心修學佛法,他在西湖附近,自己蓋了一所茅屋,就在其中靜修,每天除了自行料理一餐午飯之外,其餘的時間,都在精進修持佛法。
- Oct 16 Thu 2014 14:00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阿難化瓜)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阿難化瓜)
http://www.buddhist-experience.org/welcome/article_detail/1952.html
儒家《易經》云: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佛家《涅槃經》云: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道家《太上成應篇》云:
- Sep 26 Fri 2014 11:08
『西方極樂世界遊記』簡介 (寬淨法師)
『西方極樂世界遊記』簡介 (寬淨法師)
參見(PDF檔下載)
https://app.box.com/s/2gbemcwnrz3o9498n41p
漫畫導讀
http://www.amitofo3.net/comic1301.html
或
http://blog.yam.com/dante69/article/19714569
- Sep 22 Mon 2014 14:28
讓「枉死」變「往生」(道證法師)
讓「枉死」變「往生」(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602.htm
枉死:冤枉死在娑婆世界
往生:一「往」不退,「生」活在清淨快樂的佛世界
我們常常說要往生極樂,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往生」的意義,所以嘴上雖然常說要往生極樂,實際上常常會枉死娑婆,注意枉死的「枉」,是冤枉的「枉」。本來往生極樂並不是死掉的意思,也不是肉身死了,才去極樂世界。我們從字面上簡單來了解往生極樂的意思,就是一往不退地生活在清淨快樂的佛世界,或者說勇往直前過最快樂的生活,不被煩惱痛苦所害,不被緊張壓力束縛,所以往生是現在就快樂地生活,現在就和佛手牽手過歡喜慈悲的生活直到永遠。如果一定要說「死掉」,應該是煩惱痛苦都死掉,不一定是要等肉體死掉,煩惱痛苦都死掉了,心才快樂!
所以往生並不是現在煩煩惱惱緊張痛苦過日子,還一面念佛一面擔心—我死後不知道能不能去極樂世界,像這樣的往生觀念和生活方式很可能會很冤枉地死在娑婆世界,叫做枉死娑婆,並不是往生極樂。
- Sep 22 Mon 2014 12:41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佛說無量壽經)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佛說無量壽經)
http://book.bfnn.org/books/0089.htm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教化眾生的導師也。梵語“阿彌陀”,中文稱“無量”。因為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所以號阿彌陀。
按《無量壽經》之記載:在過去久遠劫以前世自在王佛時代的世界中,有一個國王聽聞了世自在王佛的說法後,內心充滿愉悅喜樂,發起趨向無上菩提正覺的真實向道之心。放棄國土捐捨王位,出家作沙門,名為“法藏”。恭敬前往世自在王佛處所,請求佛陀開示說法,當時世自在王佛,為法藏比丘廣泛地說出二百一十億諸佛世界,及其世界中天、人之善惡行為,國土之粗劣惡濁或善妙殊勝,並應法藏比丘之願,將所有國土的情況全部顯現給他看。
當時法藏比丘,聽聞佛所說的莊嚴清淨國土,並且承佛的大威神力而都親眼目睹之後,起發了無上殊勝的願力。此時法藏比丘心地清淨寂然安定,心意無所執著。以長達五劫的時間,思惟修習選擇攝取了莊嚴佛國利益眾生的清淨行願,如是思惟修習之後,親往世自在王佛處所,禀白佛陀:"唯願世尊不捨慈悲傾聽思察,如是我所發的誓願,今日應當完全地表露說明:
- Sep 03 Wed 2014 16:56
如何證明你是正常人?
如何證明你是正常人?
朋友.珍惜你所擁有的
也許只有不試圖去證明的人,才稱得上是一個正常人。
前不久,一名叫格雷‧貝克的記者去義大利採訪了三個特殊的人物。
事情是這樣的:一名負責運送精神病人的司機因為疏忽,中途讓三名患者逃掉了。司機為了不至於丟掉工作,他把車開到一個巴士站,許諾可以免費搭車。最後,他把乘客中的三個人充作患者送進了醫院。
格雷‧貝克關心的不是這個故事,他想了解的是,這三個人是通過什麼方式證明自己,從而成功走出精神病院的。
- Sep 03 Wed 2014 16:28
願意認輸
願意認輸
朋友.珍惜你所擁有的
棺材裝的不是老人,而是死人。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俚語說:「棺材裝的不是老人,而是死人。」 這句話當能帶給我們警惕,在路上被人尋仇砍殺的,通常都是逞強鬥狠不怕死之徒,怕死的人反而不死。
在民間鄉下人家或者一般廟宇,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牆壁上貼有一些警世名言,勸導世間人凡事多忍讓,不要爭強好勝以免招致惡果,諸如
退一步自然優雅,讓三分何等清閒。
- Aug 30 Sat 2014 18:19
能念佛,就能了脫生死輪迴 (宣化上人)
能念佛,就能了脫生死輪迴 (宣化上人)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22/221517.html
十方諸佛都是從念佛法門而產生的
這個持名念佛,就是執持六字洪名——佛的名號,來念佛。執持名號又分出來有聲念佛,與無聲念佛。有聲念佛,就是我們開靜的時候,大家同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有這個聲音。無聲念佛,就是坐著的時候還是專一其心,默默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叫默念,又叫金剛念。念佛這個法門,在佛教裡是最容易修的一個法門。
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兼收。三根就是上根、中根、鈍根。
上根就是最有智慧的人;中根就是普普通通的人;鈍根就是很愚癡的人。這個法門也是老少兼收,利鈍兼收。利,就是聰明有智慧的人;鈍,就是愚癡的人。有智慧的人,修念佛的法門,也是很容易相應的;愚癡的人修念佛的法門也很容易相應。所以這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是又省工,又不費錢,是最方便的法門。不但是方便,是方便中的方便,捷徑中的捷徑,就是近路;近路中的近路,這種法門是最妙的法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