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放棄」
學會「放棄」,是50歲以後的人生功課!我要改變,我要讓自己活得更快樂
撰文 :擁抱不完美&故事療癒—周志建 日期:2019年08月06日
捨,絕對是一種修行,更是智慧。它比「獲得」更難
五十歲以後的人生,如果我想要過清靜、簡單的日子,「丟、捨、棄」是勢在必行的,這件事、不必討價還價。
有時候真難想像,我已經活到五十歲了。天啊!儘管外表看不出來,但在地球上存活了五十年的事實,是不會改變的,人不能騙自己。
目前分類:修身造福 (362)
- Nov 08 Sun 2020 15:41
學會「放棄」
- Sep 16 Wed 2020 23:36
人與佛的距離就在一句佛號
人與佛的距離就在一句佛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JAJZiQOe8o
宇宙間福報最大是那一空間(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是人間。
天人雖然比人間好太多,他們看人間像茅坑,因為天界環境太好了,所以萬教(各種宗教)的目的都是升天,只有佛法能看透這個玄機,只有佛的神通才夠,才能告訴我們天界不要去,天界是個陷阱,因為到了天界就不知道要修行,天人等到壽盡(雖然天人壽命很長),才發現糟糕業報來了非常嚴重,天人壽盡大部分都是下地獄,因為天人太享受將福報都用完了,有神通但又不到位,看到天界覺得比人間好太多,有五通的人看六道,由天界到地獄的觀的到,會發現天界的快樂是人無法想像,所以到天界會迷失,不知道修行,天界的生活與西方極樂世界是很相近,也是不用幹活、不用去謀生,天界以下的眾生都要謀生,即使動物還是要去尋找食物,所以也是整天都在忙,像非洲大象,天一亮就吃樹葉及草,吃不停,一天要吃的草要很多,而消化器官的效率卻又不好,所以雖然吃很多草但吸收的不多,所以需要拼命吃,整天忙者吃,有些動物吃不到草或樹葉者在地上爬的,就吃大象的糞便,獅子也一樣每天都要去追獵物,一旦受傷或生病一定餓死,獅群狩獵成功率較高,單一獅子就困難多了,又體弱或年老獅子會被趕出獅群,餓了更難以狩獵。
修行是有層次,只有佛才能修到第六通,能看到宇宙整個情況,五通的人最高僅能看到天界,所以不知道有像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空間,五通的天人可以看到天人壽盡會下到地獄,非常恐怖,所以天人壽命雖然長那麼多,但知道最後有一天還是會到地獄去,但是他們又沒有解決辦法,恐懼就在這裡,只有一句話形容,天人是苦中作樂,樂又非常樂,穿的好、吃得好,又都是俊男美女一大堆,男的叫天子,女的叫天女,天人不是女生生的,都是天王生的,天界男少女多,天界那種慾的樂是無法形容,所以天人整天都在享樂中,不用幹活,也不會生病,到壽盡的時候才會生病七天,最後才身亡,所以天人體力好的很,盡量去玩,所以外道看到天界,覺得能升天不得了,但卻不知道陷阱在那裏,可是天人心中也知道死後會下地獄,所以叫做苦中作樂。
人間的人看不到地獄,也不相信有地獄,所以人間是樂中作苦,天人死後轉世,第一志願就是人間,而我們現在就在人間,所以不能浪費在人間這段時間,故宇宙間福報最大就是人間,可是不是每一個人福報都大,那一種人福報才會這麼大?是修佛的人,而修佛的人在這末法時期就只有念佛的人福報才會這麼大,這必須清楚,在十方法界中人是站在那一位階,這樣比較起來人是距離佛最近的,只差一句佛號而已,你看多冤枉,不知念佛的人去不了,知道念佛的人就能去西方極樂世界,各位都知道了,不要怨嘆自己命多不好,不論在人間是餓死或多潦倒,還是有一句佛號,要這樣想才對,那還會有什麼罣礙的,那為什麼別人大富大貴而我就這麼潦倒,那是過去世造的業,要相信這個業報,但不管過去造多少業,這輩子只要念佛,業報來了頂多活不下去,可是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那地方那麼好,還會有什麼罣礙,如果了解這種關係,自然心就能定,心一平靜,在人間就可以過得較好,所以學佛的人會過得好些就是這個原因,不怕多災多難,已準備好等它,如果都這樣想沒有雜念,這就對了,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這樣想,能不能往生就很難說,所以很冤枉,就差這麼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就讓它溜掉,這就是有智慧還是沒智慧的差別,有智慧的聽到這一句,就緊緊的抓住跟著這一句,把心轉過來全部投入在這地方,也不需什麼投資成本,念這句佛號有什麼投資成本,不需花錢或勞力,會修行的人就是用智慧在修行,沒聽善知識說法不會知道,現在聽懂這關係非常清楚,這就不會錯了,所以修行入心中就無煩惱,人間最大煩惱就是活不下去,有這樣的心態就可以放心。
- Aug 16 Sun 2020 15:28
台灣沒有疫情,為何還要戴口罩?談智慧
台灣沒有疫情,為何還要戴口罩?談智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W6Y_we67TE
台灣人好不容易有這一點福報,這福報從那裏來,就是大家有帶口罩,帶口罩是一種德,帶口罩有何好處,不會傳染給別人,別人也不會傳染給我們,疫情就不會傳開,這種心態就是一種德的心態,所以帶口罩是一種義務,不可以囂張不帶口罩,不帶口罩則這種德就會消失,瘟神就來了,瘟神像自動化機器,不講人情無法商量,只要感應到這地方沒有德就會跑到那裏去,有德的地方就不會去,人在宇宙是有這種多重關係,台灣人有善良心,疫情一開始就知道要帶口罩就只有台灣人,台灣人保有這一點福報,不可以囂張不帶口罩。
說人定勝天是笨人說的話,科學不是很發達嗎,卻戰不過看不到的病毒,這肺炎疫情還不知道如何結束,如何勝天,人類要生活好,決不可相信科學,要相信道德,地球人道德都很好,一定風調雨順,德是一種氣場,這氣場力量很大,它可以抵抗所有的逆境,德越好抵抗逆境力量越大,現在人沒有德太多了,譬如一件衣服沒穿幾次,還很新就丟掉,這就是缺德,吃東西叫一桌吃不完倒掉,肚子吃的好脹,實在不需要這樣,這就是缺德,我們現在缺德太多了,又如用電,不管要不要用,房間燈照亮冷氣照開,尤其現在年輕人,這點點滴滴都在傷德,德一敗壞整個就越來越壞,德若能守得住人類福祉才能保得住,只是現在講這些有誰會聽,所以會越來越糟,現在叫做末法時代,沒有正法的時代。
正法都不聽,這就是共業,業有兩種,一種是共業,大家都一起承擔,如氣候變壞大家一起遭殃,共業中還有別業,自己做好受到的業會比較少,我們現在只有求別業,把自己德做好,什麼都要節儉不可浪費,譬如出國旅行少一點,不要一年好幾次可減少很多污染,飛機將人載到那麼遠的地方要燒很多的汽油,都是污染,出去大吃大喝,損的都是自己的陰德,不要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節省下來的時間多修行,離開六道才是對的,我們來人間不是來享受的,這類傷德思想就要受六道輪迴。
看到這麼多人遭殃,雖很同情,若能離開六道就不會,所以我們要努力離開六道,想起來人活在世上實在很恐怖,要發生什麼事,下一秒都不知道,如黎巴嫩港口爆炸不到一秒,印尼海嘯沒有幾分鐘人都走了,看清楚這就是六道,但人都麻痺,要覺醒,不要災難來了再叫苦連天,因為在六道叫是沒有用的,而大富大貴則是在消福,福用完就很慘,在六道東算西算都是慘字,為什麼不向往生想,這叫迷,所以我們要留時間來修行,我們這一世是來修行的,做這件事才值得來這一世,如果這一世不修行,下一世會怎樣就不知道,恐怖不恐怖,就像豬被送上卡車,前途怎樣豬自己不知道,但人看了就知道,人何嘗不是如此,災難到了並不知道,把時間都花在追逐名利上,人對死後世界一點都不清楚,都不想這有多恐怖,所以會提醒大家向往生方向去想,這才叫智慧,若去談股票房地產漲多少就是要你去死,講的很硬,想一下這就是迷,心不要一直往外跑去追求世間名利及誘惑,什麼叫智慧,不要講的天花亂墜,生老病死都沒解決那叫智慧,還有痛苦就是沒智慧,靜下來天天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有這件事是智慧,一旦往生則這些麻煩事都沒有了,智慧就是要創造最大幸福,大家要聽進去而且要辦到。
- Jul 10 Fri 2020 11:18
覺悟與解脫--李嘉誠《夕陽謠》滿篇抱怨與無奈
覺悟與解脫--李嘉誠《夕陽謠》滿篇抱怨與無奈
鼎鼎有名的香港企業家 92歲高齡的他 當了首富多年!他生來就是一個工作狂 工作到2018年 才宣布退休,退休後的他開始享受生活,閒來無事的他親手寫下這篇《夕陽謠》送給所有退休人!
生死輪迴之苦,任何人都逃不掉,要有覺悟因果業力的可怕,應速速發願念佛往生西方淨土,永遠脫離六道輪迴。
李嘉誠《夕陽謠》:
1、天定人生是個零,過方過圓都不行。從零開始走向零,順其自然心態平。
- May 29 Fri 2020 23:20
如何修大善根 (淨空法師)
如何修大善根 (淨空法師)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3/129157.html
--以稱名故,即多善根--
「如來名號,普聞十方」,何以能夠普聞十方?十方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不讚歎阿彌陀佛,沒有一尊佛不勸導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彌陀名號自然就普聞十方。「聞名眾生,俱來我剎」,前面我們學過,聞後面必定有信,必定有解,必定有行、有證,證就是往生。信、解、行、證,發願求生淨土,所以俱來我剎。
「以稱名故,即多善根」,我們現在確實有一些同修感覺得自己造的罪業太多,業障深重沒善根,或者是善根不足,你聽到這句話你就知道了,「以稱名故,即多善根」,要怎樣培你的善根?念佛就是善根。黃念祖老居士為我們示現,一天十四萬聲佛號念了半年,這就是教導我們,多善根多福德是怎麽修的。阿彌陀佛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當中福報最大的,你得大福、修大福,你不念佛怎麽個修法?念阿彌陀佛是修大福報,念阿彌陀佛是修大善根,不難,問題是你不肯做。
修,要修得純、要修得正,你對它懷疑,把你功夫破壞了,你裡面夾雜也破壞了,不純不正了。所以,大勢至教給我們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你修學的方法是純正,你所得到的功德是大圓滿,福慧具足。修最大的善根福德不要花錢,不要操心,沒有麻煩。
- May 27 Wed 2020 21:21
福慧始聞: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 (黃念祖)
福慧始聞: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 (黃念祖)
http://www.muni-buddha.com.tw/buddhism/book/yahoo/0827.htm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
已曾供蓑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
惡驕懈怠及邪見、難信如來微妙法、
譬如盲人恒處闇、不能開導於他路。
- May 23 Sat 2020 21:31
修道人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緣 (宣化上人)
修道人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緣 (宣化上人)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32/322760.html
修道人切記!
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緣,這樣會糾纏不清,令你墮落。
宣化上人語錄
(一)
修道就是要【倒過來——什麼意思呢?】既是【好事給他人,壞事予自己。】捨棄小我,完成大我。
(二)
- Oct 06 Sun 2019 19:04
羅漢比丘們每天必誦佛陀的證言之詩文 (常律法師)
羅漢比丘們每天必誦佛陀的證言之詩文 (常律法師)
佛陀真實的一生-第27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edT2iu2yg
佛法是給少欲的人,不是給多求的人;
佛法是給知足的人,不是給不知足的人;
佛法是給喜愛退隱的人,不是給喜愛社交的人;
佛法是給能量充沛的人,不是給懶散無力的人;
佛法是給有正念專心的人,不是給無正念散心的人;
- Jul 21 Sun 2019 23:11
學佛過程中遇到逆境,是什麼原因?(宣化上人)
學佛過程中遇到逆境,是什麼原因?(宣化上人)
http://www.foyuan.news/post11264241065310
不學佛還好,一學佛倒諸事不順,是什麼原因?(宣化上人開示)
「要學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學好,則冤孽不會來找;愈想學好,冤孽愈來找,欲把債務算清。因為從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所造的善惡業夾雜不清,因此一旦想要修道,所有的債主都來討債。好像你本來是個普通人,借了很多錢,沒有還清楚。在你未發財前,這些債主知道你沒錢,所以不會來找。但當你一發財了,這些債主便登門來討債。為什麼?因為你有錢了。若不向你要,就沒有其他的時間要回。所以在修道中遇到逆境,應該更向前勇猛精進,而不退失菩提心。所有的債主來討時,還他們。就是將自己所得的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們,令他們得到功德,而離苦得樂,了生脫死。我們不能扛債不還。
無量劫來,由各種不同的因緣,生生世世不知做錯了多少事。就是今生仔細想想,我們殺了多少生?做了多少不公平的事?對於其他眾生來說,你或許沒有殺大的生命(如獅象馬羊牛雞犬等),但可能殺小的生命(如青蛙、蚊蟲、螞蟻、蒼蠅等),也可能你心裡有殺念存在。好像在小時候,因為無知,殺了很多小動物、小昆蟲,這是無知罪。一旦你將眾生的生命奪取傷害了,若你想修道,它們都會來討債,這種債不是一個兩個,而是無以數計,生生世世日積月累,這種債說也說不完。所以我們不能不講公道,說我修行了,而不認所有的冤業債。你如果有這種思想,則永遠不會成道,因為你心裡不公平。心裡若公平就要認帳,還債就沒事了。故說:「要學好,冤孽找。」你好像一個暴發戶,故所有窮朋友都登門來找了,都想得些利益。
「要成佛,先受魔。」佛是魔幫助成道的,若沒有魔就沒有佛。魔是來考驗你,令你更進一步。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也是來看看你的火候夠否?若夠,則千魔不改,萬魔不退,不退失菩提心。愈在難處愈精進,一切橫逆交加皆處之泰然。不覺不公平,不怨天,不尤人,能逆來順受,修忍辱波羅蜜,要有這種功夫。所有魔障來了,不與魔起對敵,自己吃一點苦不要緊,自己發願度魔,使其皈依三寶,發菩提心。對誰都不生怨仇心,如此可化干戈為玉帛,化仇恨為祥和。應在反面尋找好處,「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不要為自己作辯護律師,無論什麼事:「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同體亦包括魔,魔也是自性的一部分。若自性有魔,就會引進外邊的魔。若自性無魔,外魔就不會進來。什麼是自性魔?就是貪嗔痴。「若無貓食碗,則不招蒼蠅。」魔因覺得你有點油水,他可以渾水摸魚得些好處,故來搗亂你,顯他的魔通。所以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老老實實。言必忠信,行必篤敬,不打妄語。如果怕認自己錯,儘是覆諱過失,此非修道的行為。必須要開誠布公,很坦白慷慨的做事,本照義理道德良心去行事。若與道德良心有不合之處,則絕不去做。
- Jul 21 Sun 2019 01:01
蕅益大師開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開示念佛法門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9/87877.html
蕅益大師是淨土宗的第九代祖師,他著作很多,在律宗方面很有造詣,同時在法華、教下也是深入經藏,可以說是通宗通教的大德。他自己晚年專修淨土,他最有名的著作就是《阿彌陀經要解》,這是他在九天之內就完成了,這個真的是了不起。他寫出的這一篇著作,印光大師說,蕅益大師老人家注的這個《要解》,假如是古佛再來為《阿彌陀經》再做一篇注解,也無法超過蕅益大師的《要解》。
【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
他這裡講,這個法門不神奇,也就是它沒有什麼玄乎,實實在在的,每個人都能夠落實的,它也並不是搞什麼特別的、稀奇的、古怪的,只要你肯老實去修這個法門,你就能夠成功。所以修這個法門千萬不要用那種標新立異的心,求新、求快、求殊勝、求感應這些心都不可以有,因為這個法門貴在老實。‘只深信力行為要’,這個“要”就是關鍵的意思,關鍵在於深信還有力行這兩條。淨土法門我們講三資糧信願行,蕅益大師這裡專提深信和力行兩條,實際上也包括願,有信、有行,肯定也包括願。只要人能深信這個法門,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普度眾生,深信輪回是苦,他自然就發起出離心,發起求願生西的心,那麼他自然也就力行了,這個力行就是專念佛號。下面說:
【佛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禅。】
- Jul 20 Sat 2019 23:24
由心念來改造命運 (心命詩)
由心念來改造命運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6356.html
心念→行為→習慣→性格→命運
印光大師 <心命詩> 講得非常好:
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好存仁道。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
- Jul 19 Fri 2019 23:06
以清淨心念佛 (淨空法師)
以清淨心念佛 (淨空法師)
https://jinaff.pixnet.net/blog/post/29613320-%E5%BF%B5%E4%BD%9B%E4%B9%8B%E9%81%93%E4%B8%8D%E9%9B%A2%E4%B8%80%E5%BF%B5%E6%B8%85%E6%B7%A8%E5%BF%83
修行就是要修掉不好的心態與想法,心修乾淨了才能出離六道,但談何容易,即使阿彌陀佛慈悲,提供念佛往生的法門,仍然不容易,若能放下貪嗔痴慢疑的心態及恩怨情仇,以清淨心念佛就一定有把握。
貪——貪愛五欲
指貪婪,貪心,貪念多,不知足,沒有節制,沒有界限。
嗔——嗔恚無忍
指怨恨;經常生氣;對什麼東西都分得很清楚,這是我,這是你的;愛較真。分別心、不滿怨恨生氣發脾氣惱火
- Jul 19 Fri 2019 22:19
如何念佛才會有成就
如何念佛才會有成就
http://www.linyutang.org.tw/big5/lin-writings2.asp?idno=8
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
沒有信願求往生的心,那麼就很難與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不能感通佛力,就不能帶業橫超往生淨土。
若能學習林肯及蘇格拉底、同時調整心境來念佛,更易有成就,
人生有時頗感寂寞,或遇到危難之境。人之心靈,卻能發出妙用,一笑置之,於是又輕鬆下來。這是好的,也可以看出人之度量。古代名人,常有這樣的度量,所以成其偉大。
- Jul 02 Tue 2019 21:31
佛經中關於「人身難得」的譬喻
佛經中關於「人身難得」的譬喻
http://www.fodizi.tw/qt/qita/22442.html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盲龜穿孔。須彌穿針。爪上土。
http://www.plb.tw/tc/library_5_in.aspx?id=812&chk=ca1ad418-93f8-4ac4-ab1a-71395c362525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今生不向此身渡,莫待何生渡此身;
- Jun 19 Wed 2019 21:35
如何學會放下
如何學會放下
人生的一切煩惱,歸根究底就是在生活中沒有學會放下,使身心背負著沉重的包袱,因而生活也變得越來越累,越來越辛苦。「智者無為,愚人自縛」,人通常喜歡給自己的心靈套上枷鎖,精神添加壓力。所以說「放下」,不僅是一種解脫的心態,更是一種清醒的智慧。不管境遇如何,請放下昨日的輝煌,放下昔日的苦難,放下所有束縛你的包袱。放下了,你就會有頓悟之後的豁然開朗,重負頓釋的輕鬆,雲開霧散後的陽光燦爛。
人,往往擁有越多,煩惱就越多。因為萬事萬物本來就隨著因緣變化而變化,我們卻試圖牢牢把握讓它不變,結果自然沒有人能做得到。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都有貪得無厭的心態,俗話說得好:「欲壑難填。」自古以來,人們都有著對金錢、美女、權利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嚮往,它猶如滔滔江水,在人們內心深處澎湃,因小失大的事情,使自己遺憾終身,正因為有這種喜貪的毛病,反而失去了更多,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只有學會放下,你才能夠騰出手來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對於放下,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其實,放下是一種智慧的選擇。處事時,該放就放,該斷就斷,不要因小失大。放下是一種隨其自然的心態,人生總是在取捨之間,面對不同的選擇,應該學會放下,學會滿足,這是智者的心態,是成功的階梯。人只有放下生活中不必要的東西,才能邁出灑脫的一步,活出自我的風采。
憂慮來自內心,一切的煩惱都來源於自身。人生路上會遭遇到許多不幸,挫折,失敗,打擊,痛苦,孤獨等,當你放下這一切時,心靈就會得到解脫,該放不放,必是大患。同時放下不等於放棄,只有懂得衡量事物間的利弊得失,不過於強求自己,委屈自己。一味地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但會迷失自我,也會徒增煩惱。
- Apr 20 Sat 2019 22:17
念阿彌陀佛發願求生淨土的都是非常人(淨空法師)
念阿彌陀佛發願求生淨土的都是非常人(淨空法師)
——摘自淨空法師講經開示
念阿彌陀佛發願求生淨土的都是非常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
無量壽經上我們讀到阿闍王子這一章,佛說他們這五十個人,五十個人是小團體,阿闍王子這小團體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算他命好吧,每一次都得人身,每一次都遇到佛,四百億佛還得了!你說這是多長的時間。這一次聽到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生歡喜心,希望「將來我要是作佛也像阿彌陀佛」,但往生的念頭沒起來。你才曉得,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生歡喜心,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過去生中修積的善根,決定超過阿闍王子!換句話說,你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如來,決定不止四百億,超過他太多了。為什麼呢?你能夠深心求生極樂世界,他還沒動這個念頭,所以這個法門,經上說的,一切諸佛說的,不是一尊、二尊佛說的,「難信之法」。《彌陀經》上講,「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這才瞭解那個善根有多厚,供養四百億的善根多厚。我們這一生遇到了,生歡喜心,這應當要慶倖,不容易!
所以學佛的人不相信淨土,不願意念阿彌陀佛,我常講那是正常人,不奇怪!絕對正常。他要是一聽到就相信,就立刻要求生淨土,這是非常人,不是平常人,你才曉得那個善根、福德、因緣之厚!哪里是幾生、幾劫,不可能的事情。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明瞭,要自己慶倖,得來實實在在不容易。
這個法門誰能相信,此人必定是大善根、大福德,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說的:他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才能信受奉行;沒有這樣深厚的善根,勸他也不相信。
- Dec 21 Fri 2018 22:10
原來積累功德如此簡單
原來積累功德如此簡單
http://www.twgreatdaily.com/cat115/node893179
[念阿彌陀佛 大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 Dec 09 Sun 2018 19:56
美國科學家驚人發現:善惡有報是真正的科學
美國科學家驚人發現:善惡有報是真正的科學
說起因果律,人們都會點頭認同,因為物質世界是有規律的,所以無論是理論界的、自然界的因果律,人們都認同:如老是傾倒髒物會污染水源,濫砍樹木會造成沙土流失……但對於一些肉眼不能直接觀察到的因果循環規律,一些人就將信將疑了。(筆者注:因果定律不是宗教特有,不論是循證醫學,還是量子力學,亦或是靈性科學,都離不開因果定律,只是大家輕重的層面不同。因果是多方面、多層次、多類型的,有可見的,也有不可見的。人類不能因為不可見而否定一些真相,正如不能因為看不見電磁波而否認它的存在,只能說我們還沒有那個智慧去明白它而已。)
據英、美兩所大學,加德夫大學與德州大學的聯合研究顯示,「惡有惡報」有科學根據。統計發現,少年罪犯的身體雖然常比起同年齡的守法少年強壯,但當他們步入中年之後,健康狀況就急速下降,住院和殘障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好多倍。這比較好理解,很可能跟犯人的不良生活習慣與心理狀態有關係。
當人心懷善念、積極思考時,人體內會分泌出令細胞健康的神經傳導物質。
美國科學家發現因果報應的重大祕密
- Dec 09 Sun 2018 19:27
史上最大的因果報應事件—宋朝被屠6000萬
史上最大的因果報應事件—宋朝被屠6000萬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31/307177.html
中國宋朝當時的GDP實在太高,橫的一比,一個國家就占全世界的60%以上;縱的一比,總量超過了元明清三代的總和。宋朝經濟這麼發達,當時足稱獨一無二,當今經濟強國美國對此也只能望塵莫及,但讓人困惑的是宋朝卻同時也是歷史上最慘的朝代,超1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竟然被只有二百萬人口的蒙古滅了!
而這也不提了,最可悲的是宋朝軍民被屠殺的總人數竟達全國人數的一半,達6000萬以上,這是無與倫比的屠殺!!為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戰敗和慘事,就如美國被朝鮮消滅一半人口那樣荒唐,但事情真的發生了!
當然你可以找一些“武器決定論”之類的貌似自圓其說的道理來解釋,比如,拿“宋朝沒有好戰馬”的觀點強調一下軍事客觀,說明宋朝是“弱宋”,或許有道理,只是心裡還是底氣不足吧,因為宋朝當時不僅軍隊數量不少,達百萬,科技也最發達,如著名的“神臂弓”這種單兵弩非常先進,能夠穿透聞名於世女真人的重甲,讓女真人極為忌憚···,於是,你弄不好會得出當時蒙古軍隊是弱者的荒唐結論。
而就算你找到了頭頭是道的道理證明宋朝必搞不定周邊兇狠的遊牧民族,至今沒破的世界被屠殺紀錄怎麼偏偏惡心地磅上經濟最發達朝代這個大款,對這個難題你又怎解?可說世界各國智庫都解不了!但是,雖然國家智庫不能解,佛家卻看得一目了然!
- Oct 13 Sat 2018 21:54
頂禮佛陀有無量的功德 (索達吉堪布)
頂禮佛陀有無量的功德 (索達吉堪布)
http://m.fodizi.tw/qt/qita/11462.html
如果按照要求如理如法進行頂禮,則有無量的功德。
《佛說灌頂經》 中說:「人如果在臨死之前,禮拜過十方三世諸佛,那他命終之後不論轉生何處,都將值遇佛陀;而且,千劫、萬劫乃至億萬劫中所造的重罪之報,都將獲得解脫。」因此,即生中能作頂禮,是很有福報的。
那麼,頂禮一次,有怎樣的功德呢?《毗奈耶經》裡有一則公案:從前,一位比丘頂禮有佛陀頭髮、指甲的佛塔,阿難尊者請問世尊他頂禮的功德,世尊答言:「他這樣頂禮一次,將獲得自己身下所壓面積,直至金剛大地以上所有微塵數量的轉輪王位,然而,這還不能達到其頂禮功德的邊際。」
這是如法頂禮一次的功德!想一想,每一個微塵就是一個轉輪王位,這個數量是不可思議的。《業報差別經》裡也有一個類似的教證:「禮佛一拜,從其膝下至金剛際,一塵一轉輪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