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心是一切功德的來源
http://down.dymf.cn/zxyd/brgx/mydoc046.htm

對三寶有一顆恭敬心,能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和福德。皈依的學處雖然很不容易做到,事實上也是一顆心

有一個公案,一個小泥塔成就了兩個人。有一個人在路邊看見了一個小泥塔,他擔心小泥塔被雨淋濕,就從附近找到了一個破鞋底蓋在上面。過了一會兒,又來了一個人,看見小泥塔上面蓋著破爛的鞋底,心裡想這太不恭敬了,就把它扔了。憑藉這樣的因,這兩個人後來都做了國王,最後都解脫成就了。完全相反的行為,都發自純正的恭敬心,所以他們的行為也都是善的。做善業還是做惡業,製造快樂還是製造痛苦,完全掌握在自已的手裡,就是一顆心。恭敬心也是一樣。沒有恭敬心,在表面上看很恭敬,但這實際上都是不恭敬的行為。有恭敬心的攝持,所有的行為才是恭敬的。

比如說念佛,只要你對佛的心是恭敬的,那你坐著念也行,躺著念也行,怎麼都行;如果你的心不恭敬,坐著念也不行,躺著念也不行,都不行。很多人都說“睡覺的時候不能念”,佛說過這樣的話嗎?沒有!你內心裡沒有恭敬,即使在行為上、表面上恭敬也沒有用,都是假的。這不是欺騙嗎?這也是一種罪過。

供品也是。在藏地,供品已經供給佛了,自己就不能用了,一定要送到清淨的地方。在漢地就不一樣了,供品一定要吃,一點也不能丟掉。這兩種情況看起來是截然相反的,但是實際上並不矛盾。藏地人認為供品既然已經供養給佛菩薩,自己就不能再拿回來;而漢地人認為,供品是佛菩薩賜予自己的加持品,裡面有加持力。這兩個行為都是發自恭敬心,所以都是恭敬的行為,都是如理如法的。如果你供養佛菩薩了,還心存吝嗇自己又拿來吃,這樣的發心就是不恭敬的,你吃供品的行為有罪過。如果你把供品送到清淨的地方,自己不吃,但還是覺得很可惜,這樣的發心也是不恭敬的,你不吃供品的行為也有罪過。

供養三寶,是恭敬心的一種表現,自己喜歡的東西都可以供。如果你把好的東西留做自己用,不好的東西供養給三寶,那就有罪過了,因為你的心不正。如果你的心是完全清淨,完全恭敬的,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可以供的。你看見的、聽見的、想到的都應該供養給上師三寶,不能有貪心。聽見好聽的音樂、看到和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那個時候不能有貪心,應該在心裡供養給三寶。自己吃的、喝的、用的,包括穿戴的衣服和裝飾品,對這些都不要有貪心。你在穿新衣服之前,可以在空中甩動一下,這是一種表法。不這樣做也行,你在心裡先供養給三寶,然後自己再穿,這不僅沒有罪過,還有功德。這都是修行的方法。

有的人說我想皈依,但是我家裡不能設佛堂,所以我不敢皈依。家裡設佛堂和你皈依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家裡設佛堂、供佛,這不是皈依,皈依是對三寶的四種決心。家裡沒有這個條件可以不設佛堂,也可以不供佛,心裡有佛就行,把佛堂設在心裡,把佛供在心裡。如果條件允許,就應該設佛堂、應該供佛,因為你是佛門弟子,應該把佛像當做真佛供在家裡。你有家,有住的地方,佛堂也代表佛住的地方,所以應該把佛像請過來。自己有什麼好東西應該先供上,什麼時候都不忘記三寶。願意供佛就供佛,願意供菩薩就供菩薩,願意供三身佛就供三身佛,願意供西方三聖就供西方三聖,這都沒有什麼區別。家裡有條件,佛堂就設大一些,多供幾尊,供品也多一點。如果家裡沒有這個條件,佛堂就小一點,供一尊佛,這都是根據自己的條件。

還有的人說,上午可以供佛,下午不能供。上午和下午有什麼區別?佛菩薩過午不食嗎?真是笑話。持齋時為什麼過午不食?是怕你昏沉。佛菩薩哪有昏沉的時候?佛沒有無明,沒有煩惱,沒有昏沉,永遠是清醒的。另外,也不是佛菩薩把你供的東西直接拿去吃,這是你對佛菩薩的心意,自己的心到位了,佛菩薩心領了,就行了。早上、晚上都可以供佛,任何時候都可以供佛。

還有的人說,我不能天天供佛,所以我不敢設佛堂。沒有關係,你可以初一、十五、二十五,或者是有時間的時候供,這樣也不是捨棄,也不是不恭敬。不要輕易忘掉供佛的事情,不能懈怠,不能懶惰,盡到自己的心就行了。佛是圓融的,佛是容納的,佛無處不在、無所不知,佛菩薩的心胸像大海一樣,我們不要用凡夫的思想和行為來衡量。

有的人說“請佛容易送佛難”,所以家裡就不供佛了,不能那麼說。請佛的時候你的心到位了,你的行為也到位了,一切都圓滿了。後來家裡不方便要送走,那個時候你可以把佛像送到寺院或者是其他清淨的地方,送佛像別送佛。真正的佛堂在心裡,真正的佛在心裡,真正的供養也在心裡。請的時候是從心裡請的,送的時候是表面上送的,心裡沒有送,不會有任何的罪過。我說過,每時每刻都管住這顆心,調整好這顆心,什麼事都沒有。

上香也是,上多少柱都行。一柱香,代表一切;三柱香,代表佛法僧三寶;四柱香,代表上師、佛、法、僧,也可以代表佛、法、僧、護法。沒有固定的數目,也沒有固定的時間。禮拜也是,有時候三拜,有時候四拜,越多越好,不是固定的,你實在不方便不拜也行,對上師三寶有恭敬心就行。既不能小看形式,也不能有貢高傲慢的心。


恭敬心是入道要門 (印光大師)

原文摘錄自《印光文鈔》   淺解:唐岐

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
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累,速證無生,不致力於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 致弘一大師書)

佛陀會依於我等眾生的根機差異而說不同的法,眾生根機無量,所以佛陀所說的法門也無量。
每個人的學習因緣都不相同,所行門即使是相似,也都不盡相同,就如兩人同是修持「念佛法門」,有人會另外注重拜佛,有人會特別「持誦淨土經典」,如何契合自己的因緣最為重要,不必然要完全依於別人的方式。若要在這無量行門中,找出共同點的話,那就是「真誠心」與「恭敬心」了。「誠敬心」,是入道的要門,放諸於各宗各派皆準,所以過去諸佛會去強調它,未來諸佛也不例外。

我們博地凡夫,要頓消無始以來的業障,想要速証「無生法忍」,若是少了「誠敬心」,就像大樹無根而想要高大茂盛,那是不可能的,也像小鳥沒有翅膀而能高飛,也是不可能的。

曰誠曰恭敬,此語舉世咸知,此道舉世咸昧。(印光)由罪業深重,企消除罪業,以報佛恩,每尋求古德之修持懿範,由是而知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秘決,故常與有緣者諄諄言之。(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恭敬心」這名詞,大家都明白它的道理,但是要如何依於「誠敬心」來入於聖賢大道,很多人就盲然無知了。
光(印光大師自稱)由於罪業深重,所以時時都在尋找方法致力業障的消除,也會時時想不忘要報答佛恩,所以一心尋求古德在求道過程中,是如何來成就道業?一心想要從古德的修行典範中,悟出它的要領,並且以此來與大眾共同分享;經過無數歲月後,領悟到了「誠敬心」在道業上的重要性。「誠敬心」實在是「超凡入聖」、「了脫生死」的無上秘訣,只是人們都輕易的、不加思索的給看過去,以致不能領悟它的奧妙,很是可惜;所以每遇有緣者,我都會很用心良苦的告訴他這個秘訣,希望他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到正確的要領,以最直捷、最快速來証入解脫大海,成就菩提。

欲得佛法實益,須辦十分誠心。持經念佛之事雖同,心之誠有淺深泛切之不同,則其利益便大相懸殊矣。世間事事,均須以誠而成,況持經念佛,欲以凡夫身,了生脫死,超登佛國,不誠而能得乎。(續-復理聽濤書)

要獲得佛法的真實利益,必須實實在在的問自己用了多少「誠敬心」?持誦經典或念佛,雖說都有「誠敬心」在裡面,但是當中有深淺差別,有親切與否的不同,所得的利益也就大大不同了。

世間的學問,如果沒有「誠敬心」,就無法在當中掌握到精華,成為專業者,何況是誦經、念佛、修行這等大事?想要以凡夫的愚痴之身,達到「了生脫死」、「轉凡為聖」、「往生淨土」,沒有「誠敬心」那有可能成就呢?

禮誦持念,種種修持,皆當以誠敬為主;誠敬若極,經中所說功德,縱在凡夫地不能圓得,而其所得亦已難思難議。若無誠敬,則與唱戲相同,其苦樂悲歡,皆屬假妝,不由中出;縱有功德,亦不過人天癡福而已;而此癡福,必倚之以造惡業,其將來之苦,何有了期!(復高邵麟書)

禮拜諸佛,持誦經典,或持名念佛等等修持,都要以專注的「誠敬心」來面對;若是能夠用十分的「誠敬心」來修持,經中所說的功德,就算是凡夫,無法完全証得,當中所獲得的不思議的功德利益,也必定讓他驚訝不已,嘆為稀有了。
如果修持當中沒有「誠敬心」,所誦的經文,就與唱戲的沒兩樣,只流於戲論;縱然有功德來說,也不過是「人天福報」罷了;但是有了「人天福報」,如果沒有出世間的智慧,很容易把「福報」用來造下惡業,有的因為福報大,就杖勢欺人造下惡業;有的因此染上欲樂而不能自拔,也因此造下了「不善業」;他們所造的「惡業」,不就是因「人天福報」而來的嗎?萬一因此造下的惡業是地獄業,想要出離地獄,恐怕已不知何劫何年了?

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縱令得生人天,斷難高預海會;至於佛像當作真佛看,不可作土木銅鐵等看。

經典乃三世諸佛之師,如來法身舍利,亦當作真佛看,不可作紙墨等看。對經像時,當如忠臣之奉聖主,孝子之讀遺囑,能如是,則無業障而不消,無福慧而不足矣。

現今士大夫學佛者多,然率皆讀其文,解其義,取其供給口頭,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於恭敬志誠,依教修持者,誠為難得其人。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哀哉!。凡遇知交當諄諄以此意告之,乃莫大之法施也。(複鄧伯誠居士書)

「念佛法門」是一門下手簡單又容易的法門,即使是文盲的村夫村婦也能找到下手處;「念佛法門」同時也是一門至深至廣的法門,即使是澈悟法身的菩薩,也適合從此門來成就菩提。
想要一窺「念佛法門」的奧諦,必須以至誠的「恭敬心」來與諸佛願力感應道交,才能從中品嚐到法益。若是懈怠懶散,毫無恭敬心,雖然念佛也能種下未來的善因,但是因為不恭敬的心念,會在「我慢心」下,做出一些褻瀆佛菩薩的心念或行為,也會因此而造下不堪設想的惡業;或者依於念佛功德,得以享有人天福報,但是因為缺了「誠敬心」,也難以具足往生極樂的因緣。

至於「佛像」,一定要把它當成「真佛」看待,才能生起「誠敬心」,千萬不可把它當成土木或銅鐵來看待。又,「經典」乃三世諸佛的老師,是如來的真身舍利,也要當成「真佛」來看待,千萬不可把它認為只是紙張與文字而已。

在面對「經典」或「佛像」時,要如忠臣面對聖主這般的謹慎心,或如孝文在讀父母留下來的遺囑,心地恭敬,不敢稍有疏忽心;若是能夠以這樣的「誠敬心」來學佛、念佛,就沒有不消的業障,福德智慧沒有不具足了。

現今學佛的知識份子很多,然而誦讀經文時,他們都很草率,不能用「誠敬心」來讀誦,只仗著他們的學識好,把「經論」當成知識來了解,縱然了解很多,也只是一個「知識廣博」的知識份子而已。
現今知識份子在面對「經典」時,能用「誠敬心」來面對的,實在不多。我常常不厭其煩的提醒大家,要從佛法中獲得真實法益,必須從「恭敬心」中求,有一分「恭敬心」,才能消一分業障,增一分福德智慧;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是毫無「恭敬心」,就會生起「我慢心」,會對「經論」會有所褻瀆,不但增長罪業,他的福德智慧也會隨之漸漸消減,也很令人感嘆;所以凡是遇到這類的知識份子,要能夠不厭其煩的循循善誘,耐心的告誡他,就是莫大的法施了。

讀誦佛經祖語,直當作現前佛祖為我親宣,不敢稍萌怠忽,能是如者,我說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徹證一真。否則是遊戲法門,其利益不過多知多見,說得了了,一絲不得真實受用,乃道聼塗説之能事也。古人于三寶分中,皆存實敬,不徒泛泛然口談已也,今人口尚不肯談一屈字,況實行乎?(複無錫尤惜陰居士書)

讀誦「經典」或「祖師語錄」時,心中要觀想是佛祖或祖師在為我親自宣說,不敢有稍有不恭敬的心,若能這樣的讀誦「經論」,我說他在往生時,必定能夠往生上品,徹証一真法界。
若是不能有這樣的恭敬心,所誦的經典,也只是成了知見,所得的利益,只是增長知識而已,就算說得再好,也絲毫不得受用,只流於口頭上的諍辯罷了。古人對於「佛、法、僧」三寶,都會發自內心真誠的敬畏,絕不會流於口頭上的清談;現在的人,經本容易獲得,對「經論」反而漸漸失去了「敬法與惜法」的心,有的還懷著我慢心,一點謙卑的心態也沒有,何況要他在面對「經論」時,以「誠敬心」來讀誦呢?


普賢菩薩、禮敬諸佛願
http://book.bfnn.org/books/0831.htm#a01

第一大願:「禮敬諸佛」。普賢菩薩,自己禮敬諸佛,是為行;希望大眾各各禮敬諸佛,是為願。願與行,二而一,一而二也。禮敬諸佛者,即俗稱拜佛。普賢菩薩拜佛,欲人人皆如彼拜佛。普賢菩薩所禮敬者,盡法界遍虛空諸佛,皆是當人自心之佛。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自覺我身根前有諸佛,諸佛前皆有我身;是故一一塵剎中皆有佛,一一佛前皆有普賢,一一普賢皆悉合掌禮拜。則一普賢之身,遍入一切普賢身內;一切普賢,皆攝歸一普賢身內。蓋以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大經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諸」者,不一之稱。此界彼界,十方三世一切佛,故謂之諸佛。過去佛為已成之佛,未來佛即在目前,現在我們大眾,人人皆是。何以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

「禮敬」者,由心恭恭敬敬,運於身口,而遍行禮拜。不然,謂之慢拜。身雖拜跪,口雖持名,而心則重重妄想,是名為禮拜,實則功德微少。普賢行願,除有慢障,必起敬意,統身語意業。以身業敬者,為顯佛有天眼通故;以語業敬者,顯佛有天耳通故;以意業敬者,顯佛有他心通故。常修禮敬,一心不亂,五體著地,深入法性,離能所相。即說偈曰:「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阿彌陀佛影現中;我身影現彌陀前,頭面接足歸命禮。」是則內佛外佛,同一實相;隨一一禮,若佛若禮,重重無盡。

上言法界即我自心,我心即法界。我欲禮敬諸佛,須先放下萬念,清清淨淨。在一拜中,一面觀想,一面念:「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又「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及十方法界常住諸佛。」經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吾人心中憶佛,名為修慧;身跪口念,名為修福。福慧雙修,則禮敬之事畢矣。普賢如是禮敬,即為普賢行願。普賢不在外求,而在各人心中求。普賢乃眾生心中之普賢,眾生乃普賢心中之眾生。普賢心、釋迦心、眾生心、菩薩心,無二無別;以心體同故。行普賢,願亦普賢;行非普賢,願亦非普賢。推言之,心向諸佛如來,我心即諸佛如來;心不向諸佛如來,我心即非諸佛如來。何以故?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普賢禮敬諸佛,是普賢行,是普賢願;我禮敬諸佛,是我行,是我願。

或曰:拜佛誰不能拜?雙手合掌,兩足著地,何難之有?殊不知無心拜佛,狀若舂米,拜如不拜,獲益甚微。必也內存至誠,使身口意三業統一;如此拜佛,則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山僧從前最喜拜佛,因庚申年六十三歲,患痰濕入筋絡病,不能坐立跪拜,但作觀想禮佛。後因體力漸衰,或起立難,不行跪拜,而行坐拜,心中觀想,若對西方三聖,恭恭敬敬,與跪拜無異。即如吾人旅行在舟車中,或病臥床榻上,不能身向西上,皆堪作觀拜跪,如對西方佛前而禮敬之。此皆拜佛法門。依此實行,功德無量;否則,粗心慢拜,功德即少。何以故?我心恭敬,則佛心顯;不恭敬,則妄想多。妄想乃眾生心,非佛心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