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修身造福 (36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靈魂實驗室
節錄自
http://book.bfnn.org/books/0258.htm

英、美二國以科學研析靈魂學由來已久。牛津、劍橋、哈佛等知名學府,均有學者埋首於此項研究。英人為了解靈魂之存在,研發一特殊儀器,任何光圈透過高頻率攝影,皆可顯現於螢幕中。一名醉漢駕車超速,發生車禍,俟宣佈急救無效,隨即將此人送至實驗室。透過該特殊攝影機,以錄影方式,全程拍攝醉漢斷氣過程。其心跳、脈博及呼吸皆停止時,螢幕上有光圈浮起,畫面異常散亂,無法集中,處極端動態之狀況,意味醉漢神識抖動不停。此係酒精麻醉神經系統,心識迷糊所致。其神識脫離肉體時,以酒醉故,茫茫然不知所向,遂呈抖動、散亂狀態。類此死亡,就佛教而言,當墮三途。飲酒致死,來世投生至愚痴之處。

繼而將一有宗教信仰者(歐洲多為天主教、基督教),送至實驗室。此人斷氣時,亦有一光圈浮起,移動速度緩慢而略有抖動。此時,由家屬在旁唱聖歌、做禱告,光圈遂逐漸上升。此表亡者內心獲安慰,潮趨平靜。基於對上帝之虔誠信仰,心有所託,即令面對死亡亦不恐懼,精神集中,為可喜之現象。

另一接受實驗者,係無宗教信仰。亡者靈魂脫離肉體時,家屬在旁哀號哭泣,原本上升之光圈遂開始抖動,繼而下沈,此乃執著之故。由此可見,家屬於亡者身旁啼哭,勢必影響亡者神識之升沈。唯中國固有傳統觀念,若非慘號哀泣,即視為不孝。殊不知哭泣影響神識投胎至劇,與其徒具形式,哭泣表達孝思,何若念佛助亡者安詳往生。

一位女病患因內臟大量出血,被送至芝加哥醫院。彼脫離體外,飄浮於色身上方,目睹醫護人員為自己進行急救,遂抓住醫師手腕,告以:「不用緊張,我已經沒事了。」然醫師似毫無所覺。其中一名醫師,敘述一則有辱病患之笑話,令彼甚為憤慨。三小時後,彼回復意識,告知眾人脫體時所見所聞,眾皆驚詫莫名。可見神識固已離體,對周遭環境所發生之事依然消清楚楚。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生命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鍾茂森)
http://www.amtfweb.org/costeffect/reincarnation-1.htm

鍾茂森
簡介:
鍾茂森博士1973年生於中國廣州,現任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兼任中國廣州中山大學客座教授。他1995年在廣州中山大學畢業,獲經濟學學士;1997年獲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1999年獲該校金融博士。先後在美國德州大學及肯薩斯州州立大學任教四年,2003年遷居澳洲,在昆士蘭大學商學院任教至今。

關於生命輪迴的科研成果介紹

前言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佛法門--求生極樂的利益(文珠法師)
參見http://book.bfnn.org/books2/1905.htm

…如果我們發願求生淨土,希望臨命終時,佛來接引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就要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大慈菩薩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大勢至菩薩亦說:「念佛三昧,最為第一。」

文殊菩薩說:「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密多,甚深禪定,乃至諸佛正遍知海,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汝當念諸法之王。」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佛法門--求生極樂的條件(文珠法師)
參見http://book.bfnn.org/books2/1905.htm

…如果我們發願求生淨土,希望臨命終時,佛來接引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就要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大慈菩薩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大勢至菩薩亦說:「念佛三昧,最為第一。」

文殊菩薩說:「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密多,甚深禪定,乃至諸佛正遍知海,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汝當念諸法之王。」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佛法門--求生極樂的理由(文珠法師)
參見http://book.bfnn.org/books2/1905.htm

我要為各位介紹念佛法門。念是心念、想念、憶念,稱念,佛是佛的名號。佛的名號很多,十方三世都有佛,我們最熟悉的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還有,晚課所誦念的八十八佛,究竟應該念那一尊佛的聖號呢?在道理上說:念那尊佛的聖號都可以,都有功德,但,如果我們發願求生淨土,希望臨命終時,佛來接引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就要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因為阿彌陀佛的願力殊勝,不但特別為我們的苦惱眾生,創造一個美妙極樂的世界,還發願親自來接引念佛的人,往生淨土。所以,不止
大慈菩薩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大勢至菩薩亦說:「念佛三昧,最為第一。」

佛在大寶積經,大般若經,大集經,大彌陀經以及其他大乘經典中,都稱揚讚歎阿彌陀佛,功德不可思議,同時告訴我們,十方諸佛,亦皆稱讚阿彌陀佛,願力殊勝,功德難思,勸導我們應當發願,往生彼國。

據說:中國唐朝法照大師,是一位戒行精嚴的高僧,朝五台山時,親見文殊菩薩,即頂禮啟問:「末代凡夫,去聖遙遠,知識淺劣,不知修行何種法門,最為其要,唯願大聖,斷我疑網。」文殊菩薩說:「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密多,甚深禪定,乃至諸佛正遍知海,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汝當念諸法之王。」照師問:「當云何念」?文殊菩薩言:「此世界西方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憶念,令無間斷,命終決定往生,永不退轉。」文殊菩薩不但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也發願,往生極樂,其回向偈是:「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福德與智慧創造人生的幸福(文珠法師)
文珠法師講述
參考自
http://book.bfnn.org/books2/1909.htm

今天與各位討論的題目,是「福慧雙修」。因為福德與智慧,都是創造人生幸福快樂的主要條件,亦是覺悟成佛的基本因素。一個人如果有福無慧,生來傻頭傻惱,固然不幸;若然有慧無福,窮困一生,更加苦惱。在修行學佛的人來說:有福無慧,屬於痴福,福盡還墮,永受輪迴,無法解脫生死之苦;反之,如果有慧無福,亦不可能莊嚴佛果菩提,成就眾生。所以,我們要創造人間幸福的樂園,固然要福慧雙修,欲想福慧具足,圓成佛道,更加要福慧雙修。

甚麼是福?甚麼是慧?我們應該如何去修福修慧?這正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現在就此問題,可分五點來說明:一是福德的內容,二是福德的培植,三是智慧的類別,四是智慧的開發,五是福慧雙修的重要性。

一、福德的內容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殊菩薩與法照法師
參考自http://book.bfnn.org/books/0368.htm

<<法照法師簡介>>

法照法師,唐代宗時人。永泰二年(西元七六六年)於南嶽彌陀臺廣發弘願念佛,後得阿彌陀佛親授五會念佛之法,從此五會念佛的方式廣傳於世,世人亦稱其為五會法師。法照法師一生經歷許多奇蹟,如於缽中見五臺山大聖竹林寺,或於定中屢見聖相。除阿彌陀佛親授五會念佛之法外,更有文殊菩薩開示念佛法要。相傳代宗皇帝於長安宮中常聞東北方有念佛聲,遣使尋之,發現法照法師正在教人念佛,於是迎請法師入宮,並封為國師,教宮人念佛。終其一生,法照往來於五臺山與長安,於推行念佛法門不遺餘力,由於他的努力,使淨土宗更加普及,從宮廷到一般社會皆廣為流傳。後世推其為淨土宗四祖,是實至名歸。

<<文殊菩薩的故事>>

法照。不知道是什麼身世來歷的人,唐代宗大曆二年(西元七六七年),居住在衡州(今湖南衡陽)的雲峰寺,精勤修行從不懈怠。有一天於齋堂用飯時,在盛著粥的缽內,看到五色的祥瑞雲彩,雲層裡現出山林寺院,寺院的東北方有一座山,山下有溪澗,而在澗水的北邊則有一道石門,石門裡面還有一座寺院,它的匾額題著:『大聖竹林寺』。又有一天,再次地於缽中看到雲層中有幾個寺院,其內有池水高臺宮殿樓閣,數以萬計的菩薩眾,間雜地居住在其中。法照將他所見的境界請教一些善知識,有一個僧人說:「諸佛菩薩聖人們的神妙變化,是不可以凡夫的情見來推測的。但是如果只就山川的地理形勢而論,這個地方應當是五臺山。」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善自己的命運
文珠法師講述
參考自
http://book.bfnn.org/books2/1923.htm

我們皈三寶,堅定信仰,盡形壽修學佛法,一定可以改善自己的命運。但何謂命運,是誰主宰人的命運,又應該如何去改善命運,現在讓我們站在佛教的立場,作深入的探討。

一、命運的意義

命是生命,指自然趨勢的生活機能,是人力不可能左右的謂之命。運是運動、運行,是一種自動轉移,運行不息的力量。合言之,凡有生命的事物,無不從自然運行的動態中生長,也在自然的動態中消逝,謂之命運。例如,春天百花開,秋天黃葉落,寒暑遷流,四季交替,是物的生命運行;生老病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輪迴不息,是眾生生命的運行。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土法門--乘願再來(李炳南老居士)
節錄自http://book.bfnn.org/books2/1026.htm#a22

淨土宗有兩大宗旨,第一是「帶業往生」,第二是「乘願再來」。但是這兩大宗旨,經文上不是這樣說,為什麼呢?因為經是「依義不依語」——看過法華經的都懂得。看經須懂經文的文理,文理裡頭藏著有意義,光講本文聽不懂,必得講裡面的道理,才聽明白。

淨土宗的根本就是華嚴經,華嚴經之離世間品後,接著就是入法界品和普賢行願品,華嚴經的主人,就是普賢菩薩,講華嚴若撇開普賢菩薩,就像一棵樹刨了根本,還講什麼華嚴經?所以有人講華嚴經,講到十回向為止,登地菩薩就不講了,接著講普賢行願品,則全部的華嚴經都包括了。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到了普賢菩薩的地位還有業!普賢菩薩還有業,怎麼消業往生呢?業消盡就成佛證果了,那何必往生?

潤生

不帶業往生,怎麼乘願再來?再來是帶著惑業才能來,惑業沒了,就不能來了。而所謂「潤生」是什麼?就是煩惱種子還存在著,滋潤它,叫它起現行,這才能再轉生。不帶著業,不但是不能往生,也不能回來。佛到各各世界度眾生,譬如釋迦牟尼佛,來到這個娑婆世界八千多次,八千多次皆是化身,不是他的法身,化身來這裡八相成道,再成佛,成佛的時候得「重入玄門」。再來八相成道時,打從開始怎麼修行,怎麼證果,怎麼破魔,一切都得經過一遍,經過這八相成道,是不是「業」呢?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淨土法門--帶業往生(李炳南老居士)
節錄自http://book.bfnn.org/books2/1026.htm#a13

業從何而來

「身口意三動作」,身體、嘴巴、意識一動作就叫「業」。身口意本來是沒有業的,是真空的,其在真如本性,如如不動,縱「有」也是安定的。後來由真空變成假有,因為一切的「有」都是湊合起來的,所以叫「假有」,有了「假有」就不安定。一不安定就有動作,就叫做「業」。如上學叫修業,修業完成叫畢業,農工商法醫等職業,叫做行業,
你只要一動作,不論做什麼,都叫「業」。不動作,什麼「業」也沒有

「帶業往生」的業可以分三際,三際是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候。咱們隨時都在這三際上打轉。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土法門--三特別法(李炳南老居士)
節錄自http://book.bfnn.org/books2/1026.htm#a13

佛教的八萬四千法門,皆是普通法門,必須按部就班的修證,淨土宗帶業往生卻是「別」,別就是特別,與別的法門不一樣,淨土宗怎麼特別呢?這並不是我的學問可以講得出來,必須有八地菩薩的智慧學問才可以講,八地菩薩以下,任何人都是一知半解講不清楚,在此只歸納說「三別」,不能詳細講。

[三特別]
(一)、先離輪迴而後證果
(二)、不經次第橫超三界
(三)、不能自去如來接引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才能心不顛倒(李炳南老居士)
節錄自http://book.bfnn.org/books2/1026.htm

學了佛是不是就生死解脫了呢?學佛的人很多,但是一千個學佛的人也找不出一個成就的,都是因為退轉,而退轉的原因很多,所以大家必得學「本立道生」注重修道,道不修證不了道。古德說:「公修就公得,婆修就婆得,不修就不得。」全在各人修啊!所以古人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各人。」修不修全在你自己,釋迦牟尼佛的學生很多,也不是人人都證了果位的。

「道」容易修嗎?容易修,也不容易修,說容易有容易之法,說難就有難之法。自古以來,除了釋迦牟尼佛之外,找不出一個成佛的,這不就是很難嘛!而到了現在,要成個「人」,還不容易囉!

二力法門」:
只要是眾生就有「性」,本性迷了,就是六道眾生,覺悟了就是佛,眾生是全部都迷。修道的人,有覺了一半的,有全部覺的,全部覺的卻很少。正因為眾生自己覺不了,所以才有特別的辦法,叫「二力」法門,自己出一半力量,加上佛的一半力量,兩個力量合起來。「二力法門」沒有自己這一半力量不行,沒有佛那一半力量也不行。其實這兩種力量,你的本性裡都有。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蓮池大師--警眾法語(李炳南老居士)
參見
http://book.bfnn.org/books2/1017.htm

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祖師,早年學禪,斷了見思惑,證了果,然後修淨土法門。十三代的淨土宗祖師,除印光祖師不是學禪以外,其他都是學禪,證了果以後學淨土,他們證果後才知道證果多麼的難。淨土的道理,我們不懂,那祖師說什麼話,我們就信什麼,欲知山下路,必問過來人。這篇法語是蓮池大師對學了多年的淨土學人說的「警眾法語」,這些法語就是祕密。

予見新學後生,纔把一句佛頓在心頭,閒思妄想,越覺騰沸,便謂念佛功夫不能攝心。不知汝無量劫來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斷?且萬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工夫時節,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後工夫純熟,自然妄念不起。且汝之能覺妄念重者,虧這句佛耳。如不念佛之時,瀾翻潮涌剎那不停者,自己豈能覺乎?

念佛難攝心乎?

予見新學後生」,所謂新學,不是學一、二年之初學者,至少是學了五、六年了,初學者不算新學後生,我就可以說是新學後生。修學者每天跟祖師學,祖師怎麼教,就怎麼學,有修有學;而我做公務員,有空才修學,沒空就沒學,不像出家師父認真修學,學六、七天比我學一年要進步,所以我是新學後生。學佛就如吃飯,一日三餐,天天要吃,不是吃一頓就可休息好幾日。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土法門--難信之法(李炳南老居士)
節錄自
http://book.bfnn.org/books2/1017.htm

佛法是五乘說法—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前二乘是世間法,後三乘是出世間法。我們都是世間上普通人,佛先說世間的道理,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和生天的道理,這兩乘就是世間法,這是佛法為度初機不得已所說的法。(世界各宗教說的也都是世間法,不究竟的道理。)佛的正法是出世間法,能出生死、跳出六道輪迴,這各宗教都不懂得。我已九十多歲了,平常也難得多說,而說法講究契機,淨土法門大家都沒把握,還講別的做什麼呢?淨土法門完全是出世間法,但是大家都錯用了,只拿來求家庭平安,升官發財。

出世間法又分兩乘,有大乘和小乘。小乘只求出輪迴,生死只了一半,沒有全了,聲聞、緣覺屬於這類。小乘人不在六道裡頭,但永遠不能成佛,學了一半就止住了,不能進步,他自己有好處,對眾生無好處。大乘是成佛,沒有成佛不算大乘,成佛才是最徹底。而淨土法門是出世間法,是小乘還是大乘?是大乘。我說的話皆是佛經上的,看祖師的註解說的,我怕諸位誤會,以為我妄作聰明,強說淨土是大乘。

但是,我懂淨土嗎?這世界上沒有懂得的,出家二眾,在家二眾皆不懂得。唯有佛懂得淨土法門,連十地菩薩也不懂得,等覺菩薩快成佛了,也才懂一點。所以阿彌陀經說,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難信在那裡?淨土法門看似平常,做起來不平常,所以是難信之法。

淨土法門有什麼祕密可以成就?沒有什麼祕密,教你怎麼念,你就怎麼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就可成就,不是什麼妖魔鬼怪。能念阿彌陀佛,你的心就是阿彌陀佛,若學妖魔鬼怪,心就成妖魔鬼怪。淨土難懂之處,不但今日之下我們同學們愚笨不懂,自古以來全球上連印度也如此,所以祖師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斷盡根本無明惑才能明了淨土法門,未證佛果前都難了解。千言萬語就是要好好的信,不好好的信,壽命在呼吸之間,再後悔覺悟,時間已來不及了,英雄好漢要識時務啊!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向偈的意義(李炳南老居士)
參見
http://book.bfnn.org/books2/1019.htm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回向偈的用處很大,修行的人,不論唸經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回向有歸攏的意思,就是要把念佛唸經的功德,歸攏到一個地方去。什麼地方呢?就是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惡簡單的標準(李炳南老居士)
參見http://book.bfnn.org/books2/1019.htm

現在根據著十善業道經,舉出一個標準來。能戒住不犯就是善,若是犯了就是惡。

「身」三業(殺生、偷盜、邪婬)、
「口」四業(妄語、綺語、惡口、兩舌)、
「意」三業(貪、瞋、癡)

「殺生」: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極樂世界-八功德水(李炳南老居士)
參見
http://book.bfnn.org/books2/1019.htm

極樂世界,隨地皆有池沼,這也自然是七寶堆成的,不必細講。池裏的水,卻有些特別,他的優點有八種,是值得稱道的:

一、澄淨的像琉璃一樣,不像此世的水渾濁。
二、清冷,不寒不熱,不像此世的水,熱時薰蒸,寒時結冰。
三、味道甘美,不像此世的水,有澀有鹹。
四、輕軟的像雲煙一樣,不像此世的水,有種強拒力。
五、光華潤澤,不像此世的水,黯然無光。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要念佛(宣化上人)
參見http://book.bfnn.org/books2/1851.htm

為什麼我們平時要念佛呢?平時念佛就是為臨終時做準備。為什麼不等到臨終時才念呢?因為習慣是日積月累而成的,你平時沒有念佛的習慣,等到臨命終時,就不會想到要念佛,或根本不知道要念佛。所以平時要學著念佛、修淨土法門,等到臨命終時才不會驚慌失措,而得以順利往生極樂世界。

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比丘時,曾發四十八大願,其中說:「我成佛之後,十方所有的眾生,若有念我『阿彌陀佛』名號,我一定接引他到我的世界,將來成佛;在我的世界裏,眾生都是由蓮華化生,所以身體清淨無染。」因為阿彌陀佛這種大願,因此一切眾生都應該修「念佛法門」,這是很對機、很容易修的一個法門。

在《大集經》上又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這就是說億億人修行,卻一個得道的都沒有,只有念佛才能往生極樂世界而得度。尤其現在是末法時代,念佛正與一般人的根機相應。

但在西方,現在不是末法時代,可以說是正法時代;為什麼說是正法時代?因為佛法剛剛傳到西方國家來,正要興旺,所以現在美國有很多人歡喜參禪打坐,這也是正法的表現。在正法時期也可修念佛法門,末法時期也可修念佛法門,什麼時代都可以修行;如果有人對於其他法門,功夫用不上,可以修念佛法門。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今生就能了脫生死(大寂法師)
節錄自http://book.bfnn.org/article2/1452.htm

彌陀淨土法門,一直是中國流傳最廣,最適合末法時代的眾生根器方便修持的法門。為了使彌陀本願接引的光輝,能夠庇蔭到每一個角落,因此而有念佛會與助念團在各地相繼的成立與推動。

一般人總認為念佛是時下老太婆及學淺識薄、根低器弱的佛教徒專修的法門。故而目前多數的知識份子,對淨土法門,不屑一顧,而另擇他宗修學,如禪宗、密宗、唯識、華嚴、般若,或走向學術研究的路上去......。

大家都知道,修行的法門,大體上分為兩種,就是自力與他力。自力乃是仗吾人自己的力量去修行,禪宗即是自力法門。他力則是不僅靠吾人本身的力量去修行,而且仰仗佛菩薩的力量加被我們,密宗、淨土宗便是他力法門。

筆者在最初踏入佛門時,首先接觸的善知識,便是禪宗大德,自以為是高根器,亦對他力法門的淨土,深不以為然。當然選擇禪宗——頓悟法門做為修持的指南。後來在修行的道路上經過參訪善知識及深究經論的歷鍊中,發現中國從古至今,有許多具有深厚智慧、深厚修持及學識淵博的高僧大德,如禪宗大德法眼宗第五代祖師明朝延壽禪師、唐朝道綽禪師、天台懷玉禪師,以及歷代的天衣禪師、圓照禪師、法照禪師、法真禪師、大通禪師、道珍禪師、死心禪師、真歇禪師、慈受禪師、南嶽禪師、天目禪師、守訥禪師......等諸大知名長老,都是禪門宗匠,卻在發揚淨土之旨的論理上,不約而同(淨土或問)。又如淨宗祖師蓮池大師本是禪宗行者,後轉修淨土,大弘淨教。近代的虛雲老和尚,雖是禪門泰斗,但他老人家亦見機開示念佛法門,勸人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又如本是禪宗祖師的永明,轉修淨土後,做了一首偈告誡後學弟子說:「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在生為人師,來世做佛祖。」說明了禪淨雙修的道理。其他如當今台灣的律宗大德廣化法師,以及專門弘揚律宗的淨律寺,無不以淨土為主修。又如當代的禪宗大德——聖嚴法師,雖然經常於北投農禪寺打禪七,提倡禪宗,但是法師仍然教導弟子們要多念佛,要求生淨土。有一次,有弟子問法師說:「學禪的人,為何要求生淨土?」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自古誰無死(慧律法師)
節錄自http://book.bfnn.org/books/0258.htm

……生死乃人間常事,唯因對死亡未透徹明瞭,抱持恐懼、忌諱心態,遂起好生惡死之情。然死神之降臨,無一人能躲避;死神之肆虐,鮮有人能招架。縱心存抗拒、排斥,然「好生者焉得長生?怕死者豈能不死?」故理應於出生即預見死亡。世間最公平者唯死神。君不見,凡聖賢愚貧富妍醜壽夭皆歸一死;叱吒風雲,不可一世之王侯將相難免幻化;長壽如彫祖,雖為八百高齡亦終屬南柯。

<<瀕死實例一>>

芭芭拉‧哈利斯:「我因背部脊椎障礙接受手術,手術完,全身被固定於電動旋轉床上。二日後,血壓驟降至三十以下。朦朧中,聽到周圍一片混亂,醫護人員於忙亂中進行急救措施,我由於飽受病苦,遂大喊:『不要管我,讓我死了吧!』隨即昏迷。當晚,我睜開雙眼,發覺置身於醫院大廳,天花板上之擴音器橫在眼前,低頭一看,自己正飄浮於半空中。回至病房,見自己色身躺臥電動旋轉床,插滿管子。忽然周遭變暗,有人拉起我的手,靠近一看,竟是十四年前剛過世的祖母。祖孫二人不需語言,即可彼此了解,猶如心電感應。須臾間,周圍漸亮,黑牆般的物體籠罩著我,開始激烈迴轉,裡面發出金光,且愈來愈強,最後將我團團圍住。和風徐吹,低沈的嗡嗡聲陣陣傳來,祖母已不知去向,我亦回至自己色身。

一週後,我又再度發生脫體現象。當時,自己猶如置身於巨大肥皂泡中,黑暗中,無數泡泡從四周飄來,每個泡泡裡是不同時期的自己,我的一生全在數不盡的泡泡裡。此際,我感覺到神就在我身邊(我本是無神論者),那是無形的,只能說是一種能量或力量。從泡泡中,我再次體驗自己的人生。旁觀的我,只是以意識形態存在,無所謂形體。我又溜進護理站的洗衣間,看到我不慎尿濕的墊子在乾衣機裡旋轉。原來護士未經清洗,即直接烘乾。兩名護士正在談論我的病情,我才知道腰間至胸前的石膏,須六個月方能拆除,但醫護人員為了安慰我,都騙我說,只要六周即可拆掉。聽到這裡,我便回到病房,進入自己體內。後來,我把石膏和墊子的事告訴那兩名護士,她們都嚇得目瞪口呆。」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