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習慣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與工作
http://forum.insight.net.tw/main/modules/home/

習慣的力量(The Power of Habit)
http://blog.17rich.com/review-power-of-habit.html

書名: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http://www.locuspublishing.com/Book2.aspx?bokno=1111FM085
作者:查爾斯.杜希格
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2/10/1

  原來,人每天的活動中,逾40%是習慣,而不是自己主動的決定,
只要學會利用「習慣的力量」,就能讓你的人生與事業脫胎換骨。

寶僑、微軟、Google等企業與哈佛、耶魯、劍橋等世界級大學,都在研究的最熱門學問—「習慣的力量」。
寶僑公司的行銷人員觀察家庭主婦鋪床的過程,他們想知道新產品該如何廣告才能打動人心,之後發現一個細微到幾乎無法察覺的行為模式,於是稍稍改變一下廣告內容,最終一年賺了十億美元。

我們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出門前會跟家人說的話、走哪一條路到辦公室、上班時組織思緒或安排作業程序、上餐館會點什麼菜、多久運動一次等等,我們生活與工作的方式,很少不是因為習慣。

習慣的定義為:
刻意或深思後而做了選擇,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不再思考卻仍繼續、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為。
一開始,我們會動腦決定自己該吃多少,在辦公室該專心做什麼,該多久去小酌一次,或什麼時候該去慢跑。不過一陣子之後,我們不再深思,也不再選擇,一切變成自動自發。這是我們神經系統的自然反應。習慣成形後,人腦便停止全心全意參與決策過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對抗某個習慣,或是意識到其他新習慣存在,否則該行為模式會自然而然啟動上路。

幸好,習慣強而有力,卻也脆弱易摧;習慣會自然而然不知不覺出現,卻也能刻意培養;習慣常未經同意便自行探出頭來,卻也能被拆卸重新組裝。本書作者引用近二十年科學家與商業界的「習慣學」研究,包括數百篇學術研究、三百多位科學家與企業主管的訪談,以及數十家企業的實地研究結果,分成三部分來探討個人的習慣、成功企業或組織的習慣以及社會群體的習慣。他教我們:只要掌握「習慣迴路」,學習觀察生活周遭的提示訊號,就能輕鬆拆解習慣的步驟,達成每一件你想做到的事。

【內容導讀】

我們這輩子所作所為均已定型,一切不過是習慣之總和
~查爾斯.杜希格/《紐約時報》得獎記者、本書作者

今早醒來,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匆忙進浴室沖澡、檢查電子郵件、還是在廚房隨手抓了個麵包填肚子?你刷牙是在用毛巾拭乾身體之前或之後?綁鞋帶時,先綁左腳還是右腳?出門前和孩子說了什麼?會走哪一條路開車上班?到了辦公室,先處理電子郵件、和同事閒話家常、還是直接打理正事?午餐吃沙拉還是漢堡?下班回到家,你會換上運動鞋出去跑步嗎?還是喝著酒,邊看電視邊吃晚餐?

「我們這輩子所作所為均已定型,一切不過是習慣之總和。」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於1982年寫道。我們每天下的決定看似深思熟慮,其實不然,而是因為習慣。雖然每個單一習慣的重要性微乎其微,諸如上館子會點什麼菜、多久運動一次、組織思緒的方式、工作程序等等,但是時日一久,這些習慣對我們的健康、工作效率、財務狀況、人生幸福都有極大的影響。2006年杜克大學一位研究員發表了一篇論文,發現人們每天的活動中,逾百分之四十是習慣使然,而非來自決定。


威廉.詹姆斯花了大半輩子了解習慣為何存在,除了他,從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乃至脫口秀天后歐普拉等等,也都非常看重習慣的影響力。不過直到近二十年,科學家與市調專家才真正開始了解習慣如何運作,以及更重要的是,習慣如何改變。

我對習慣這門學科的興趣始於八年前,當時我在巴格達擔任報社特派記者。看著美軍在伊拉克的行動,我心想,美軍不啻是史上最大的習慣養成實驗之一。士兵接受基礎訓練時,得學習一些若干精心設計過的習慣,諸如在交火的狀態下該如何射擊、思考、溝通等等。在戰場上,每個指令均出於習慣,亦即一舉一動已練就到想也不用想、幾乎是自動自發的地步。

我在伊拉克待了約兩個月,期間我聽說一位軍官在庫法小鎮推動一套即興式的舊習修正計畫。這位陸軍少校仔細分析近來多起暴動的錄影帶,從中找出一套模式:暴力衝突發生前,一群伊拉克人會聚於廣場或其他寬敞的開放空間,一聚就是好幾小時,然後人數越聚越多,連小吃攤也來湊熱鬧,外加一堆圍觀的群眾。等到某人丟擲石塊或瓶子,一切開始失控。

這位少校和庫法市長晤談時,提出一個奇怪的要求,希望市長下令禁止小吃攤出現在廣場上。市長說沒問題。數週之後,一小群人聚在庫法大清真寺附近的廣場,過了一個下午,人群越聚越多,有些人開始憤怒地高呼口號。伊拉克警方意識到可能有動亂,因此用無線電呼叫美軍基地,要求美方派軍戒備。到了傍晚,群眾開始躁動,肚皮也開始抗議,於是四處尋找販售烤肉串的小販,奇怪,原本隨處可見的小販,這次卻壓根兒見不到半個。群眾紛紛鳥獸散,喊口號大隊意興闌珊,晚上八點左右,廣場上一人也不剩。

我親自造訪庫法附近的美軍基地,並和那位少校聊了一會。他說,你不見得會想到以習慣來了解群眾動態,不過他可是花了畢生,鑽研習慣形成所牽涉的心理學。

當年在新兵訓練營,他學習吸收各種習慣,他報名參加習慣養成課程,讓自己學會儲蓄、每天運動、和同袍溝通的習慣。他平步青雲,持續升遷,同時認知到組織性習慣的重要性:組織一旦建立了習慣,屬下或員工無須一而再、再而三向上司請示,就可自己做主決定。而今,這位少校在伊拉克親眼目睹當地群眾與風俗文化的許多通則。他說,就某方面而言,社區等於集合了數千人賴以遵循的形形色色習慣,至於習慣到底帶來的是和平或暴動,端看人民如何受習慣影響。除了禁止小吃攤販出現在廣場,少校也在庫法試行數十種實驗,藉以影響當地居民根深柢固的習慣。他來了之後,當地未曾爆發動亂。

少校告訴我:「了解習慣是我在軍中學到最寶貴的一課,習慣改變了我看世界的一切角度。你想三分鐘就進入夢鄉嗎?想開心地醒來嗎?不妨專注於晚間的生活作息,注意自己起床時都做些什麼。想要輕鬆進入跑步世界嗎?找出誘因,讓跑步成為例行活動。我都這麼訓練自己小孩。我和妻子列出習慣養成計畫,用以維繫我們的婚姻。這也是美軍指揮管理會議上一再討論的重點。在庫法,一開始根本沒有人告訴我,光是禁止烤肉串小攤進入廣場,就足以左右群眾的行為。不過一旦看清一切不過是形形色色的習慣使然,彷彿握有手電筒與鐵橇等利器,一切就可迎刃而解。

這位少校體型瘦小,來自於喬治亞州,他說,入伍從軍之前,他的前途頂多就是當個修電話線的工人,而今他負責監督世上數一數二精良作戰部隊轄下的八百名士兵。「我跟你說,連我這種反應遲鈍的人都學得來這玩意,其他人一定也行。我一再告訴士兵,只要習慣對了,沒有辦不到的事。


習慣所牽涉的神經學與心理學,以及行為模式對我們生活、社會和組織的影響,這十年大家的認知突飛猛進,絕非五十年前所能相比。我們現在清楚知道習慣為什麼出現、習慣改變的方式以及背後的原理與機制。我們知道怎麼拆解習慣、重組以符合我們所需。了解怎麼樣可以讓人減少食量、增加運動次數、提高工作效率、過更健康的生活…… ……More


作者簡介

查爾斯.杜希格 Charles Duhigg


《紐約時報》得獎記者,曾主筆或協助進行系列報導,包括檢視企業如何試圖占高齡美國人便宜的《黃金商機》Golden Opportunities-2007、研究金融危機前因後果的《罪惡的代價》The Reckoning-2008,並以《毒水》Toxic Waters-2009探討美國水質污染惡化問題與執法者的回應。他近期特別追蹤研究蘋果公司。

得過美國國家科學院、全國新聞、喬治.波爾卡、傑洛德.羅布…等單位頒發的新聞獎項,並曾入圍普立茲獎2009年決選。他上過《美國生活》、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吉姆.萊勒新聞時間》與《前線》等節目。杜希格為耶魯大學歷史系學士、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成為記者前在私募股權業工作,並在舊金山當過一天驚險的腳踏車快遞員。杜希格先生會在幾分鐘內沾染上壞習慣,尤其是油炸食品。他和擔任海洋生物學家的妻子以及兩個兒子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區。兒子的習慣包括清晨五點醒來、晚餐時間亂扔食物,以及露出迷人的笑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urtis3884 的頭像
    Curtis3884

    顏琁有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