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勸父王行念佛三昧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8/82107.html

《觀佛三昧經》

佛告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益:

一者、口說十二部經
,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障,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

二者、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若總相,若別相,無問佛身現在過去,皆能除滅眾生四重
五逆
,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

三者、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
。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

《譯文》

佛告訴父王(淨飯王):“諸佛出興於世間,對眾生有三種利益:

一者、口說十二部經,作法施利益,能除遣眾生無明煩惱業障,開智慧眼,生到諸佛淨剎,迅速成就無上菩提。

二者、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佛身,若總相(觀佛身全體),若別相(觀佛身局部),無論所觀的佛身是現在佛還是過去佛,由此觀佛的功德,都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的重罪,永遠脫離畜生、餓鬼、地獄的三途苦報,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就佛果。

三者、勸令父王修行念佛三昧。”父王禀白佛說:“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為何不遣令弟子修行?”佛告訴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無邊甚深微妙的境界,其間神通妙用,解脫自在,不是凡夫所能行持的境界,宜從簡易而究竟的法門入手,所以勸父王修行念佛三昧。”

《注釋》
十二部經:乃佛陀所說法,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即:
  1)契經。2)重頌。3)記莂。4)諷頌。5)自說。6)因緣。
  7)譬喻。8)本事。9)本生。10)方廣。11)希法。12)論議。

四重:指佛戒律中四種根本重罪,即大淫戒、大殺戒、大盜戒、大妄語戒。

五逆:又作五逆罪。指罪大惡極,極逆於理者,
  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念佛三昧:或持名或觀想所證得的正定正受。

【按】
佛陀歷劫報親恩,對父王必定會施設最勝的法門,足證念佛一法乃釋尊對父王乃至對一切眾生報恩大孝的妙法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淨空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277.htm#a02

《觀佛三昧經》佛告父王:「一切眾生,生死中念佛之心,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此乃世尊大慈至孝,勸父之言,唯勸念佛。可見種種行門,非不殊勝,但非凡眾之所能修。唯有繫心念佛法門,最是應機。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轉惡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顯示無餘。

香比喻念佛功德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9/93712.html

念佛是指憶念佛陀的悲心、智慧及相好等種種巍巍功德,而生欣喜而向往之,祈願成就與之同等圓滿的生命境界。

念佛可以讓我們憶起佛陀,讓生命不斷朝向成佛的道路,終究圓滿成就佛陀不可思議功德。因此念佛能莊嚴行者。

有《首楞嚴三昧經》中,以“香光莊嚴”來比喻念佛三昧的作用。就好像香氣會染在人身上,所以稱為香光莊嚴。

《首楞嚴三昧經》卷五種中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這是以母子相憶及香氣染於人身來比喻念佛相應,如念佛者薰染佛陀的功德,盈滿身心。

在《觀佛三昧海經》中,佛陀也以栴檀香木和具惡臭的伊蘭木來說明念佛三昧:

當時佛陀教導父親淨飯王念佛三昧,淨飯王問佛:“念佛功德的相狀為何呢?”

佛陀告訴父王:“就如同有著惡臭的氣味的伊蘭林方圓四十由旬,其中有一棵牛頭旃檀,雖然已有根芽,但是猶未出土。此林中只有伊蘭林,唯臭無香,如果有噉食其花果者,無不發狂而死。

一直要到栴檀根牙漸漸生長,纔欲長成大樹,香氣轉為昌盛時,才能改變此林,使林中普皆香美,眾生見到者無不生起稀有贊歎心。”

佛陀以此來說明,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也是如此,如果能繫念不止,必定生於佛前,一旦得往生,就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就大慈悲,就如同栴檀香改變伊蘭林一般。惡臭的伊蘭林就如同眾生身內貪、瞋、癡三毒,及身、語、意三障無邊重罪,而美好的栴檀則比喻眾生念佛之心。纔欲長成大樹,則是比喻一切眾生能念佛不斷,道業成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urtis3884 的頭像
    Curtis3884

    顏琁有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