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戒殺長壽的真相(二)
了凡弘法學會譯整
節錄自
http://book.bfnn.org/books2/1128.htm

參考「太上感應篇」直講:
http://book.bfnn.org/books/0507.htm#a06
太上,是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得道為仙家之祖,係上天至尊之聖。感應篇,是太上勸人作善之書。感,是感動,應,是報應;言人以善惡感動,天必有禍福報應。

[射飛逐走]

【解釋】
射殺飛禽,逐捕走獸。

【分析】
射—不只是用弓箭射而已,凡是用火鎗、鳥銃、藥弩、彈弓、粘竿、扣索、網縵,都算是射啊!或是為了賣錢,或是為了貪圖口腹之欲,就在四處布下了殺機陷阱,使得飛禽喪命,有的頭被斬斷了,有的胸被貫穿了,不知道有多麼的痛苦啊!我們應當要加倍的發慈心來救護牠們。吃牠們肉的人,為何忍心要跟牠們結上這個往後必定會報復的怨仇,而一定要用牠們來充當我們可以調整減少的菜肴啊!而捕殺禽獸為業的人,何苦要造下這種無窮的怨孽,來賺這種有限的利潤呢?

【故事一】
董某喜歡用網來捕捉飛禽,捉到以後,就用竹子貫穿鳥兒的腦袋,用稻稈燃燒鳥兒的羽毛,再拿去賣錢,所殺的鳥不計其數。董某到了老年,就得到了一種怪病;遍體都生出了粗皮,粗皺得就像樹皮一樣;癢的時候,董某就用稻稈燒粗皮來止癢;頭痛的時候,就叫人用竹子拍打他的頭,最後竟然因為這個怪病而死。而劉冬兒則是專門用弩箭射殺飛禽,被他射殺的飛禽,不知道有多少;有一天,他靠在門旁射麻雀,偶然覺得耳朵好癢,就用箭頭搔癢;這時候忽然風吹門,而門就撞擊到他拿箭搔癢的手,箭頭就穿過了耳朵,血流如注,劉冬兒就這樣的死掉了。

【結語】
唉!用箭射自己,用稻稈燒自己,一一都是自己所造作過的惡業,為什麼報應會如此的巧妙啊!

【故事二】
唐朝的韋皋,養了一隻鸚鵡,這隻鸚鵡每次聽到念佛,就會非常的興奮,專注的傾聽;叫牠念佛,就會大聲的念南無阿彌陀佛。有一天,鸚鵡就端立著往生了;火化之後,得到十顆的舍利,韋皋還為這隻鸚鵡立了一個塔埋葬牠。又宋朝元祐年間,有位出家人,養了一隻鴝鵒,這隻鴝鵒一直都隨著出家人念佛。有一天,鴝鵒低著頭,收了翅膀,站著就往生了;寺裡的主僧可憐牠,就把牠埋葬了。忽然就在牠埋葬的地方,生出了一朵青色的蓮花來,而且異常的芳香。大家感到十分的奇怪,就挖開埋葬鴝鵒的土堆,發現這朵蓮花,竟然是從鴝鵒的舌根生出來的啊!全郡的人都前往觀看,太守還特別的為這隻鴝鵒作了一首偈子:「天產靈禽八八兒,解隨僧口念阿彌;飛禽尚證無生忍,我輩為人豈不如。」

【再析】
從這而個故事觀察,天下大小的物類,都是屬於生靈;而我佛慈悲,全都平等的攝受愛護,而人為什麼還要戕害物類的性命呢?

明朝的顏茂猷先生說:「現在的人都說,天生萬物,是用來養活人的,所以這些飛禽走獸,本來就應該給人吃的;卻不知道,人也是生長在天地之間的一物啊!人若是能夠修養真性、善護生靈,這樣才夠資格配稱「人為萬物之靈」,不然就跟動物又有什麼差別呢?而且人若是沒有依照正法修行,那就出離不了六道,仍然在六道中輪迴!今生做畜牲的,他的前生或許是人;而今生得到人身的,他的前生或許是畜牲;因此貪瞋貪殺,互相的吞食,在這生與死的路頭上,最是可怕;而一旦入了陰間,則今天在追捕走獸的人,又怎麼知道不會被他所殺害的走獸追逐呢?」

或有人問:「人若是都不殺生食肉的話,那麼禽獸豈不是會充滿了這個世間嗎?例如豺狼虎豹將會吃人,這豈不是養畜牲來害人嗎?」我回答他說:「佛說:人若是具備了慈心和功德,那麼一切的刀兵水火,都不能夠傷害到他;一切的惡獸毒蟲,也不能夠傷害到他。從前有一位造惡的國王,驅趕著凶猛的象群,衝向佛來,想要把佛害死;而佛陀心中則生起了慈悲心,憐憫惡王和大象的無知;就在這個時候,象群見到佛的五指,化為獅子大吼,於是大象們紛紛倒地臣服在佛前。所以涅槃經極為讚歎慈心的功德,就是這個緣故了;因為慈心到了極點,就能夠感化天下最殘暴的禽獸啊!」

【故事三】
在東漢光武帝的時候,洪農郡的轄內,有很多的老虎;太守就下令叫民眾設下了許多的陷阱,拿著弓箭來防治老虎為患;然而老虎為患,卻是更加的嚴重。等到劉昆擔任洪農郡的太守就說:「老虎為患,乃是暴政所導致的啊!」於是就下令民眾把陷阱都填掉,弓箭都折斷;積極的推行仁政,體恤照顧老百姓的疾苦;老虎因此就成群結隊的渡河,離開了洪農郡。

【再析】
太守劉昆並沒有修行証道,他只是以一念的仁心,於是馬上就能夠平息凶猛的虎患,何況是學習佛陀慈悲的人呢?又例如証道的聖僧,伏虎降龍以及現代的「伏虎僧」廣欽老和尚的事蹟,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甚至還是親眼見到的事實,絕不是捏造虛構;假使人人都能學佛學聖僧,則縱然虎豹之類凶殘的野獸充滿了世間,也不能夠為害啊!所以何必去憂愁禽獸會害人呢?因為殘暴的人,全都化為了慈悲,那麼害人的猛獸,也都化為麒麟和鳳凰了啊!於是我們才知道,有的動物雖然是非常的凶猛惡毒,但是也有可以感化牠們的地方啊!就只怕我們自己不能夠慈悲啊!

[發蟄驚棲]

【解釋】
發掘蟄伏在土裡的蟲,驚擾棲息在樹上的鳥。

【分析】
天冷的時候,蟲都蟄伏在土裡面,若是把蟲挖掘出來,牠們一定就會凍僵死掉。所以太上在這裡特別寫出來,以禁戒人們不要做;而諸佛菩薩尤其更是愛惜憐憫這些小蟲,人怎麼可以不體會這個道理,而隨便的去挖掘蟄伏在土裡面的蟲呢?

【故事】
宋朝的大將曹彬,在冬天的時候,決不整修房屋和牆壁;有人就問他原因?曹彬回答說:「冬天修理屋牆,恐怕會傷害到蟄伏在裡面的蟲啊!」

【再析】
曹彬和他的孫子,累代都被皇帝封王,他的福報是如此的大,但是卻不肯種下挖掘蟄蟲的惡因;而現在居然有無故焚燒山林草木的人,竟敢以此做為玩樂遊戲,逞快意於一時,卻傷害到萬億的生靈,我們為何不用曹彬愛護蟄蟲的故事,互相的告誡提醒呢?若是碰到了有人焚燒草木山林,就應該要馬上的撲滅;至於村民小孩因為無知而做這種行為,尤其應當要好好的勸導;若是有人用熱水傾倒在地上,或在地上焚燒紙陌祭祀祖先,這些都應該要隨時的留意勸導,以保全地面下的蟄蟲不受傷害,這樣的存心實在是太慈悲了啊!

【分析】
鳥既然已經棲息在樹上,就好像人已經上床睡覺一樣;這時候忽然有所驚動搔擾,豈不是全家都被驚擾的大亂了嗎?太上不要驚動棲息在樹上鳥兒的教誡,跟孔子所說:「弋不射宿」的意思是一樣的;仙經上也說:「凡是能夠隨時隨地行方便,救護眾生性命的人,必定會得到福德長壽的果報。」

【故事一】
從前有一位住在山中的老太太,名叫李奚子,每次遇到了大雪,樹枝都被雪覆蓋住了;因此鳥兒都沒有棲息的地方,就飛來聚集在她的家裡,老太太就拿穀子餵鳥吃,而且還不敢驚動牠們。上帝說:「李奚子,有仁心,可以活到五百歲。」結果李奚子真的活到了五百歲。

【故事二】
有位姓楊的人,以捕捉禽鳥賣錢來討生活;有一天,他看見一隻寒鵲在樹枝上棲息,於是就拿了裝上黏膠的竹竿,爬上樹枝去捕捉這隻寒鵲;結果樹枝斷了,他就跌下樹來,剛好就被手裡拿著的竹竿,刺到了頭部,流血過多而死。

[填穴覆巢]

【解釋】
填塞蟲蟻居住的洞穴,翻倒禽鳥棲息的鳥巢。

【分析】
穴—是一切細小的含靈聚集居住的場所;自人看來,只是一個洞穴而已;從牠們看來,則是牠們賴以安居的家啊!跟人居住的家,沒有兩樣,怎麼可以把洞穴填起來塞住呢?這樣就會斷了牠們的生門,絕了牠們的出路;而且甚至會覆滅牠們的宗族啊!人類怎麼可以忍心這樣的做呢!

【故事一】
從前有位比丘,修行已經証得了六神通,跟一位小沙彌住在一起;比丘在禪定中,見到小沙彌還有七天就要死了;因此就給了一個方便,叫小沙彌返家看父母。過了八天,小沙彌又回來了,沒有死;比丘感到很奇怪,就再入定觀察,小沙彌沒死,到底是什麼原因?於是才知道,原來是小沙彌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了一個蟻穴;地上的流水快要流進螞蟻洞了,小沙彌急忙脫下袈裟,拿泥土把水擋住,使水流不進螞蟻洞裡;小沙彌就是因為救護蟻命的因緣,而延長了十二年的壽命,小沙彌因此就更加的精進修行,証得了四果羅漢。

【故事二】
杭州有位婦人,喜好殺生,尤其是討厭螞蟻弄髒了飯菜;因此常常把螞蟻燒死,只要找到螞蟻洞穴,不是把洞穴填塞住,就是用滾湯澆進洞裡,殺死了無數的螞蟻;後來她生了一個孩子,還在餵奶的階段;有一天,這孩子竟然被一大群的螞蟻,咬得全身都腫了起來,最後肉爛而死。

【結語】
朱璣先生說:「婦人疼愛孩子,就像愛自己的生命一樣,所以勸婦人戒殺,應當用這個公案來勸,比較有效果;因為被勸的婦人,會知道害怕啊!」所以朱璣在戒殺的誓詞中,有『若是再舉刀,就如同是殺我們自己兒女』的兩句話,一方面是用來警惕自己,一方面是用來警惕妻子啊!

【分析】
巢—是一切大小的鳥類,依止在裡面哺乳生產的地方,並且還可以躲避霜雪寒冷的侵襲,被網捕捉被彈射到的危險。若是被人弄翻了鳥巢,就跟人類被毀了屋宅燒了房子的情況沒有兩樣,豈不是置牠們於死地嗎?太上在保嗣章說道:「凡是有人後代的子孫衰敗滅絕,都是因為他在前世的時候,弄翻了鳥巢,毀壞了鳥蛋,焚燒山林打獵,弄乾水塘捕魚,墮胎損子,犯了第一千六百二十條的規定,所以才會招致子孫衰絕的果報啊!」

佛說:「若是見到有人在爬樹捉鳥蛋,下水在捕魚,這時候我們應當默念寶勝如來的聖號幾十聲,鳥蛋和魚,牠們就能夠因此而脫除了災難,這也是一種救護生命的方法。」或有人問:「應該要先仁民,而後再去愛物才對,為什麼現在都只教人愛物,這是什麼道理啊?」我們應當回答說:「因為仁民比較容易做到,而愛物則比較困難;如果一個人竟敢忍心去害物,那麼他必定也會敢忍心害人了;而一個人不忍心去害物,那麼他待人的心也就可以知道了!」所以華嚴經說:「我尚且不忍心叫一隻螞蟻去做苦事,何況是叫人做呢?」

古時候,商王成湯親自教獵人網開三面,不要一網打盡的仁心,使得獵人大為感動;商王成湯推此愛物的仁心而及於百姓,所以他的仁德,澤被了天下的蒼生。齊宣王有一次不忍心見到一頭牛,在經過堂前恐懼發抖的樣子,好像沒有犯罪,而被冤枉的送到了死地;於是就命令用一頭羊去換掉牠,百姓卻誤會齊宣王吝惜一條牛,拿一頭小的羊去換大的牛;而孟子則稱讚齊宣王有仁心,足以實行王政;如果齊宣王能夠擴充此一仁心,就足以保有天下了。假使秦國的大將白起,能夠存有愛物之心,則不會在長平之戰的時候,坑殺了趙國的軍隊四十萬人啊!所以愛物和愛人,同是一個仁心啊!如來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因為憐憫一隻鴿子被一隻老鷹追逐,就保護鴿子;而老鷹就責怪佛陀太殘忍了,為了救鴿子,卻令老鷹餓死。於是佛陀就割下手臂上的肉餵老鷹吃,而且心中沒有一點悔恨之意;因此臂上的肉,又立刻的重新生了出來。佛陀以臂肉賜鷹的這種大慈大悲,不但充滿了十方,而且洋溢於萬劫;誰說愛物的人,不能夠愛人啊!所以一個人能夠做到心心救苦,他就是觀音菩薩的示現;一個人能夠做到念念行慈,他就是彌勒菩薩下生人間啊!

【故事一】
宋朝的蘇軾,在東坡建了一座房舍,住在那裡,因此就號為東坡居士。他在書房前面,種了許多的竹子、柏樹和花草;時間久了,滿個院子都長滿了竹柏花草,許多鳥就飛來屋前的樹上作巢;東坡因此就禁止孩子和僕人不可以捕捉鳥;幾年之後,鳥兒在樹枝上作的巢,也就愈作愈低了;鳥巢中的蛋,就是低著頭都可以看到啊!

【再析】
從前聽說鳥類作巢,一定是離人住的地方很近,目的就是想要遠離避開蛇、鼠、老鷹的危害。現在的人居然要吃掉牠們的小雛鳥,翻掉牠們築的巢,難道人類比起蛇鼠老鷹,還要更不仁慈嗎?

【故事二】宋朝有一位姓朱的人,喜歡弄翻鳥巢,尤其討厭蜜蜂,他見到蜂巢,雖然築在很高的地方,他也一定要想辦法,拿了梯子上去,把蜂巢破壞掉;後來他生了兩個兒子,孩子生下來,肛門都是塞住的,因而無法排洩,不久也就死了,朱某竟然絕嗣,沒有後代。

【嘉言】
慈壽禪師說:「世人多殺生,遂有刀兵劫;負命殺你身,欠財焚汝宅。離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報應各相當,洗耳聽佛說。」這首偈子的意思是說:「世間的人多殺生是因,於是就有刀兵劫的果報;因為你殺了他的性命,所以他就來殺你,要你還他的命;你欠他的錢不還他,他就來燒你的家,使你損失財產;把你的妻子離散了,原因就是你過去曾經破壞過鳥類蜂類的巢穴,這就是報應啊!而且報應是相當的,所以我們要洗洗耳朵,好好的聽佛說的話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