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午時心經養生
午時,1100---1300,心經

心經起於,分為三條支脈。第一支脈走至小腸,第二支脈沿著喉嚨走至眼部,第三支脈從臂下分出,並沿著上臂、手肘及前臂,通過手腕及手掌內側,直至小手指尖內側,與小腸經相接。起於極泉,止於少商衝,左右各9穴位。

心經失常引致心區部位的疼痛 (心前區或胸脅部位)。中醫認為心主血脈,若失去充足的滋養,可能會出現咽乾、口渴的現象,此外上臂內側痛及手心發熱等症狀都可能顯示心經的問題。

「心主血脈」,負責調節血的流動。當心摶動時,血液便會在血管中運行,並輸送至全身。中醫認為心、血及血管﹝稱為脈﹞會藉著其共同的作用而聯繫起來。透過心的作用,血便可流暢地運行於脈中。

心氣是指心臟摶動的動力,若心氣充足,有正常的心率及心律摶動,血液亦可於脈內運行全身身體得到充足的血液滋潤,面色便會顯得紅潤有光澤,脈象和緩,均勻有力。然而,心氣不足,血液便不能在脈內維持有效的流動及輸送,而見面色淡白無華﹝即沒有健康的光澤﹞,脈象細弱無力,舌色淡白等,則可引致心跳、胸口不適,甚至胸痛等症狀。

「心主神明」,亦稱「心藏神」。廣義地說,「神」指整個人體的外在表現及精神狀態,並可透過面色、眼神、言語、應答、及反應等方面的表現反映出來;狹義地說,「神」則集中指精神、意識及思維活動。心能主宰人體五臟六腑,並負責管理人體的精神活動。若「心主神明」的功能良好,則可見精神飽滿,思維清晰、聰明敏捷;但若心的功能失調,則會表現健忘、精神萎頓、思想反應遲緩等問題。

「汗為心液」,汗為心液意即汗是心的液體,由於汗是津液所化生,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血液是心所主,故有「汗為心液」及「血汗同源」即血與汗出自同一源頭的說法。中醫認為,汗出過多,易耗傷心血及心氣,並會引致心悸等表現。因此,不正常的流汗往往是心虛的一種表現,例如心陽虛者易自汗;心陰虛者易盜汗﹝即晚上流汗﹞。

「心開竅於舌,其華在面」,按中醫理論,舌頭與面部可作為偵測心臟及血液健康狀況的「窗口」。所謂「開竅於舌」即與舌相連,並能從舌的表現觀察心的狀況,而所謂「其華在面」,意即心的光華能表現於面上,透過觀察面部的光華,便可知道心的健康。例如,若心功能正常,則面部紅潤有光澤,舌質淡紅而健康;若心血瘀阻,則面色青紫,舌質紫暗。此外健康的血供應對毛髮生長亦非常重要,故有「髮為血之餘」的說法,意即頭髮乃是血液充盈下剩餘的產物。若頭髮生長受到影響,便可能顯示心與血出現問題。

子時是一陽生,午時是一陰生,這是陰陽交替的關鍵時刻,最好處於休息狀態,古代練功的人也很重視子午功,也就是中醫所講之「心腎相交」問題,心腎相交能力越強,人就越有精神,心主神、腎主志,「心腎相交」可讓心火下沉、腎水上來。故午睡有益健康,深度睡眠時即心腎相交時,睡的不穩與多夢就不能「心腎相交」。心為「君主之官」,但其根源在腎精及真陽元氣。

中醫則注重心腎的互動關係。中醫有腎陽虛、腎氣不足的說法,「腎臟在過濾血液以後會產生熱量,這熱量會把清的水、好的血輸送到心臟;這輸送到心臟的力量,在中醫以前叫命門,就是腎間動氣,這是指腎的一股能量、一股陽。」

腎和膀胱是身體的第二個心臟,就像地球的地心有股能量一樣,這個能量可以把血液推送到心臟,而不是靠心臟來抽取腎臟這邊的血;心臟應該只負責把血液往外輸送就好,只要舒張、張開時,血就源源不斷自然推升上來,而不是用心臟的力量將血吸上來。

「當你的腎的推升力不夠時,中醫叫做腎陽虛。」腎陽虛是指心臟張開時,腎臟的血無法馬上滿足心臟這邊的速度,所以自然而然使心臟的血管因為血不能上來而馬上產生收縮,或者血液會有點要倒流的現象;血液要倒流時,心臟瓣膜就要擋住血液不要倒流。

心臟血液是單向循環,只可往前走,不能往後退,瓣膜、血管竇、二尖瓣、三尖瓣都是防止血液倒流的裝置,也使血液一直往前走。「如果你的血液腎間動氣,在中醫講起來就是命門的火力太弱,沒有辦法有這種推升力,自然而然心臟血管長期承受這種因血液無法很快滿足導致心臟收縮、血管就變狹窄。」

當發現自己胸悶、心臟血管變狹窄或有輕微堵塞,該怎麼辦?其實一定要補腎陽為主,增加小腹的推升力、血液的推升力,以幫助造血為主要根本治療方法;若只增強心臟的力量,暫時會使血液輸送似乎好些,但心肌的疲倦和心肌的衰竭也會提早到來。

中醫治療胸悶、中氣不上、呼吸困難,是以補腎陽為主,幫助造血,使腎臟的血推升力為主要治療心臟瓣膜脫垂或心血管狹窄或冠狀動脈阻塞狹窄。


心臟是一個火力,血液循環是一股能量。飲食的溫度影響營養化學更影響血氣循環,中醫一直推廣不要喝冰涼的東西,這是一定影響心臟的。喝冰涼、吃太涼、冷氣吹太強,一定是內寒加外寒,血液循環自然因為溫度效應而產生血液較濃稠、循環困難。氣不足,也會造成循環困難。參見http://health.chinatimes.com/blog/herbs/index_at705.html

「針對肺氣不足者」,要補肺氣:肺,司呼吸而主一身之氣,若肺氣不足,宗氣化生乏源,則血液運行乏力,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的症狀。「針對心血不足者」,要養心血:心,主血脈而統一身之血,思慮過度時,心血暗耗,出現心悸,心煩,少寐,多夢,口唇色淡,面色少華的症狀。「針對腎陰不足者」,要滋腎陰:中醫腎主藏精,婦女朋友在停經之後,失去雌激素保護的優勢,冠狀動脈硬化機率增高,腎中精氣逐漸衰少,出現腎陰不足的現象,包括內熱、眩暈、胸悶痛、心悸、盜汗、耳鳴、腰膝酸軟的症狀。

「去除痰濕」:由於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痰濕內蘊,阻滯心脈,故見痰多,胸膈痞悶,頭暈,目眩,失眠不安,咳嗽氣喘,胸痛每因咳喘而加重,我們利用中藥來健脾利濕,去除痰濕,去除痰濕,亦可達到降脂的效果。「去除瘀血」:血行不暢,心血瘀阻,心脈不通,故見胸悶,胸痛,以刺痛為特點,我們利用中藥來養血活血,去除瘀血亦可達到降低血液粘滯性的效果。

心與小腸相表裡,如果溫度下降則手腳冰冷,手掌的溫度是由心臟在控制,腳掌的溫度是由小腸在控制,因此手冷腳熱表示心臟搏動力不夠,手熱腳冷表示小腸溫度不夠,因此中醫可以依此法做出正確的診斷。一旦溫度過低則會造成動脈剝離的現象,溫度過低的原因是因為心臟搏動力不夠,一旦心臟溫度下降,則周圍的蒸氣將轉換成水,就會造成心臟肥大。

有一種特殊的心臟病前兆是「心痛澈背,背痛澈心」,此類症狀在持續約一年時間左右,就會引發心肌梗塞,造成瞬間心臟衰竭而猝死。目前有許多嬰兒發生猝死的現象,時至今日仍然無法得知因何而起,實際上是因為目前的婦產科醫師並不了解小孩剛生下來時,必須要倒置,且拍打屁股令其大哭一場,借由哭鬧而將肺臟及心包膜中的羊膜液全部排除,如今此一救命的動作若不再使用,由於嬰兒胸腔積濕過重,又無任何西藥可以將它排出,日久就造成嬰兒猝死症。因為胸腔中的縱膈膜累積過多的黏稠津液,因為其濕如痰,故而會因為身體不同的姿勢而移動,就是心痛澈背,背痛澈心來源,這一黏稠津液一旦累積過多,緊緊圍繞著心包膜,產生拉扯作用,一旦心臟搏動力無法負荷,就造成心臟衰竭的危症。參見
http://www.hantang.com/chinese/ch_cm/cm-032.htm

近代人們開始濫用西藥以後才發展出許多原本不存在的心臟疾病,舉凡化學藥劑進入身體後一般而言,都會排出水份,化學毒素順著血液進入心臟,必然會清除心臟組織中必要的津液,一旦此原有的津液被排出,再生出來的津液已非原有的,瞬間失去津液的結構部份必將有所損傷,如此日復一日,終而造成嚴重的心臟疾病,因此許多的心臟方面的疾病實際上都與現代人們濫用西藥有密切的關係。

婦女月經正在行而感冒,被用抗生素消炎致經行不止,有的甚至一、二十天或一兩個月經行不止,常被檢查為子宮肌瘤或子宮癌,致整個子宮被切除者不在少數甚至有未結婚就被切除子宮者。經行不止實因消炎傷心臟,致子宮無力收縮造成,中醫稱心虛不能攝血,用歸脾湯加阿膠、艾葉、熱加黃連、寒加炮乾薑、腰痛加杜仲、不須幾服藥即可痊癒,若再犯感冒,又被再用抗生素傷害,至經行不止,並非子宮癌或子宮肌瘤惡化再犯,實因抗生素消炎再傷心臟造成經行不止。


婦女之紅斑性狼瘡就像麻疹一樣,應盡量升發以排除之,即可痊癒,但今日的醫療,卻用副腎皮質荷爾蒙「美國仙丹」將瘀斑逼回心臟,只要皮膚看不見就好了以欺騙病患,造成心臟病,即斑毒攻心,最後造成心、腎衰竭而死亡。紅斑性狼瘡,是心臟被消炎而心虛,致經血逆流入心,隨血液循環而發生,瞭解此點,補心腎,化瘀血,紅斑性狼瘡很快就痊癒。參見http://www.kocm.com.tw/503-22.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