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

 

隨著社會的高度開發,物質的文明,人類因生活緊張及飲食失當,所衍生的消化系統方面的文明病,愈來愈多。罹患胃潰瘍、胃癌的比例,更是逐年升高。值得慶幸的是,原來大自然中早就提供我們可以對抗這些疾病的良方--猴頭菇(若是腸胃道的問題,猴頭菇,巴西蘑菇很有幫助)。

 

猴頭菇(Hericium erinaceus)為著名藥膳兩用菌:

別 名:猴頭、刺蝟菌、對臉蘑,白髮菇,僧帽菇、鴛鴦蘑(在森林裡,找到一個,便容易找到另一個);日:獅子茸,獅子菇;英:Monkey Head Mushroom,學:Hedgehog Hydnum Mushroom,美譽:山珍猴頭,海味燕窩

學 名:Hericium erinaceum (Fr.) Pers.

所屬科名:猴頭菌科 Hericiaceae

 

形態特徵:

因其子實體形狀酷似猴子的頭而得名,猴頭菇之子實體呈卵形且不分枝、淡黃色,塊狀,扁球形至頭形,寬5 -20 公分 ,子實層針刺狀。菌體背面肉質可食。新鮮時白色,乾燥後淡黃至淡褐色,在美國則有『熊頭』之稱。

 

菌褶:菌體腹面的子實層為長齒狀,齒呈下垂的錐刺狀,擔子器和擔孢子生於齒表。菌柄:基部狹窄或具短柄,實心,白色。孢子:無色,平滑,球形或接近球形,具油滴,5-5.5 5 6.5-7.5 微米。

 

生活習性

因為猴頭菇屬木材白色腐杉菌,只要在好氣、嗜中溫、微酸性(pH5.5)的環境中即可生長。在台灣梅雨季後於殼斗科枯立樹幹上單生,或於腐木上單生。台灣有少量野生,林試所又於1988年引進栽培,1993年在宜蘭的棲蘭山區培育成功,順利生產至今,但產量並不大,主要產季為冬季與春季。主要產地在黑龍江、四川、雲南一帶,一般是寄生在橡、胡桃等闊葉樹的朽木上。現在市面上販售常見大陸進口之乾貨,為大陸在1960年將野生種馴化成功,大量栽培生產者,主產地為浙江省。

 

營養價值:

因產地之故,中國大陸對猴頭菇的研究最深入,臨床實驗結果最多。依中國大陸對猴頭菇的研究分析指出,猴頭菇對腸、胃都很好,含有多量的蛋白質與豐富的多醣體,且含有七種人體的必需胺基酸,其中麩胺酸(Glutamic acid)含量特別高(0.6422 mgg),是極富盛名的美味食用菌。

 

功效:

根據劉波所著『中國藥用真菌』的記載,『猴頭菇味甘、性平、能利五臟、助消化、滋補、對消化不良、神經衰退與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有良好的功效。』,故有助治療胃脾虛弱、胃炎、胃潰瘍等疾病,降膽固醇,提高免疫能力,有保護肝臟功效。因此,中國大陸廣泛的將猴頭菇應用於食道癌、賁門癌、胃癌、十二指腸癌等消化系統的腫瘤治療上。經多種臨床實驗證明,經常服食猴頭菇會增強人體消化系統的免疫功能。在臺灣,台大醫院 孫安迪 博士亦證明,猴頭菇對小鼠肉瘤S-180及艾氏癌有抑制作用。

 

根據師大姜宏哲、程一華、 簡秋源 教授及省農業試驗所等專家學者研究報告指出,食藥用菇菌類的姬松茸藥用可降血壓,舞菇含多醣體、安酸、微生素、醣脂質,可及早抑制癌細胞,帝王雞肉絲菇和柳松菇均含高蛋白及纖維,輕易即能刺激腸胃蠕動,消除便秘,降低膽固醇和強化肝臟功能,而猴頭菇含先氨物質可誘導癌細胞的干擾素形成,提高免疫力,並有益消化道系統腫瘤和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猴頭菇對胃潰瘍、胃炎、胃癌、肝炎及衰老等病症的臨床結果:

1.抗胃潰瘍及胃炎:劉明仁等多位學者的臨床試驗證實,猴頭菇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總有效率達87%,對慢性胃炎有效率達85%。王宁等人認為猴頭菇及其菌絲體治療慢性胃炎總有效率達96.3%胃及十二指腸總有效率為93%。由以上結果知,猴頭菇對以上的症狀相當有效。

 

2.抗腫瘤:猴頭菇的活性物質包括多醣、脂肪酸等,其中猴頭菇多醣(Hericium Erinaceus polysauharides-HEP),具有抗腫瘤的作用,其主要成份為以β(1→3)鍵結為主鏈,β(1→6)鍵結為支鏈的葡聚糖。猴頭菇多醣的作用機制並非直接殺死癌細胞,而是藉由增加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形成或增強病人對放射性療及化學治療的耐受性,以達到抵抗癌細胞的目的,進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與擴大,在中國大陸的臨床試驗證實,治療食道癌、胃癌,總有效率達63.8 %,另外,亦有研究報告指出對子宮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保肝作用:中國上海醫藥研究所從猴頭菇的菌絲中分離出五種可誘導病人產生干擾素的化合物,而且是治療肝炎的有效成份。臨床實驗證實患者連續服用猴頭菌絲三個月後,總有效率在32.07%。

 

4.抗衰老:猴頭菇及其菌絲含有一種猴頭菇素(Hericenones),可促使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s NGF)的合成,而此NGF可治療智力衰退、神經衰弱。研究報告指出神經衰退疾病是早衰的主要原因,因此多食用猴頭菇可避免早衰現象。此可由餵食猴頭菇多醣給果蠅,可增強果蠅的飛翔能力得到證實。

 

其實除了對消化系統的功效外,猴頭菇還有菇類特有的降血醣、血脂、血壓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猴頭菇產品,大多只強調消化系統的療效,而忽略了這些好處。猴頭菇怎麼吃法呢? 猴頭菇是含高蛋白質的食品,採集後,一定要冷凍保存,不可只冷藏,否則白色子實體會變深褐色而轉黑。取出菇體退冰後,烹前要用冷水浸15分鐘,後擠乾水份。可炒食或熬湯做菜吃。若是乾品,則須先漲發再烹調。當然,若能培養猴頭菇菌絲體,直接飲食會更好。整體來說,菇類沒有肉類的高脂肪、高熱量,但有不輸肉類的高蛋白。菇類沒有一般蔬菜的蛋白質缺乏問題,但有蔬菜富含纖維質的特性。因此,吃菇類比吃素(蔬菜)好,比吃葷()更好。而菇類中,猴頭菇因蛋白質含量比香菇高出一倍,而有『植物肉』之稱。建議您多吃猴頭菇,好處多多。

 

應用價值

為高經濟價值、營養豐富之藥用食用用菌。猴頭菇被譽為山中八珍之一,與熊掌、燕窩、海參齊名,號稱中國四大名菜。同時也是古代宮廷常備食補,又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 A、核黃素、菸鹼酸、鈣、磷、鐵等礦物質和人體必備的七種胺基酸,醫書記載猴頭菇提高免疫力、防治潰瘍,炒食或煮湯都好,搭配豆腐、鵝血、豬皮、綠豆芽、黑木耳、海帶、胡蘿蔔,相得益彰,能有效平衡體內過剩的活性氧即自由基,現代人因食品添加物濫用、農藥殘毒、紫外線照射、放射線和輻射線照射、水質及空氣污染、抽菸和二手菸、防腐劑、精神緊張、壓力、藥物治療、抗生素過分使用,導致自由基過剩,接著引發白流障礙疾病動脈硬化、心肌梗塞、中風、高血壓、神經病、肩痛肝炎、糖尿病、癌症等,可多吃菇類來減化紛擾。

 

市面上能買到鮮品與乾貨兩種,鮮品可直接用於作菜,乾品則須先泡水漲發,烹調方法以燉、燒、扒、燴為最佳,也可蒸、炒、燜、滷等,能作主料單獨成菜,也可配合其它素材同烹,葷素皆宜。因子實體內有多醣體與多汰類成份,豐富的蛋白質、十六種氨基酸,其中包括七種必須氨基酸,維生素B群,維生素A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在藥效上可整腸健胃,促進腸胃黏膜微血管血液循環、幫助腸胃蝡動、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生長繁殖,所以能保護胃上皮細胞、治療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及消化不良;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加白血球數目、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阻斷癌細胞生長,對胃癌,食道癌尤其有抑制作用;此外能改善神經衰弱與身體虛弱之症狀。

 

這裡有七篇文章,都跟免疫系統 -多醣體有關,一定會有幫助

1. 菇蕈多醣體 可抗禽流感:台大生命科學院教授 / 陳秀男教授 預防過敏症金針菇可抗癌:新聞來源:星洲互動:醫療

2. 巴西蘑菇:蘑力無法擋:(農業新聞剪報)行政院農委會

3. 巴西蘑菇(營養成份):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版權所有

4. 中研院士翁啟惠對靈芝多醣的觀點:翁啟惠(中研院士)

5. 釐清靈芝多醣調節生理機能的能力:陽明大學許先業教授

6. 醣類--功能之研究:台灣大學 陳水田 教授 / 中研院研究員

7. 免疫細胞的保全系統:康健雜誌

 

參考http://www.nchu.edu.tw/~biores/fungi/fungi-1.htm

參考http://www.tari.gov.tw/news/農業新聞剪報/2001-3/3.11-2.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