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管理定律
參見http://wiki.mbalib.com/zh-tw/%E8%98%91%E8%8F%87%E7%AE%A1%E7%90%86%E5%AE%9A%E5%BE%8B
什麼是蘑菇管理定律
“蘑菇管理”指的是組織或個人對待新進者的一種管理心態。因為初學者常常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只是做一些打雜跑腿的工作,有時還會被澆上一頭大糞,受到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組織或個人任其自生自滅,初學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這種情況與蘑菇的生長情景極為相似。一般在管理機構比較正式的大企業和公司裡,這種情況比較多。
蘑菇管理定律的由來
據稱,蘑菇管理定律一詞來源於20世紀70年代一批年輕的電腦程式員的創意。由於當時許多人不理解他們的工作,持懷疑和輕視的態度,所以年輕的電腦程式員就經常自嘲“像蘑菇一樣的生活”。電腦程式員之所以如此自嘲,這與蘑菇的生存空間有一定的關係。
- Sep 28 Wed 2011 22:05
蘑菇管理定律
- Sep 28 Wed 2011 21:36
毛毛蟲效應
毛毛蟲效應(Caterpillar Effect)
參見http://wiki.mbalib.com/zh-tw/%E6%AF%9B%E6%AF%9B%E8%99%AB%E6%95%88%E5%BA%94
什麼是毛毛蟲效應
毛毛蟲習慣於固守原有的本能、習慣、先例和經驗,而無法破除尾隨習慣而轉向去覓食。
法國心理學家約翰·法伯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稱之為“毛毛蟲實驗”: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使其首尾相接,圍成一圈,在花盆周圍不遠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松葉。
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的邊緣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這些毛毛蟲還是夜以繼日地繞著花盆的邊緣在轉圈,一連走了七天七夜,它們最終因為饑餓和精疲力竭而相繼死去。
- Sep 28 Wed 2011 21:15
因果定律
因果定律
參見http://wiki.mbalib.com/zh-tw/%E5%9B%A0%E6%9E%9C%E5%AE%9A%E5%BE%8B
什麼因果定律
因果定律:即蘇格拉底的因果定律,或者稱之為因果法則。因果定律認為,每一個結果都有一個特定的原因或者多個原因。這條定律表明:每一個事件的發生都有一個理由。商業上或個人生活上的成功或失敗都不是偶然的,兩者都有因果關係可以解釋。
因果定律的啟示
因果定律以最簡單的方式說明,假如生活裡有自己想得到的結果,你只需追溯前人,看一看哪些人沒有得到這個結果,再查一查獲得這個結果的人是怎麼做的,然後做與他或她同樣的事情。假如你做了其他成功人士所做的同樣的事情,最終你將獲得和他們一樣的結果。這不是奇跡,而是一個規律。
- Sep 04 Sun 2011 21:37
肝病的症狀
肝病的症狀
參見http://health.people.com.cn/BIG5/14740/21471/7227005.html
人體是一個復雜的整體,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人體患病就好比經歷一場戰爭,各型肝炎病毒就是外來侵犯的各種敵人(病原),肝臟就是敵人攻擊的共同目標(靶器官)。以戰爭的時間長短和激烈與否,病毒性肝炎可分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膽型肝炎。就侵犯我們的敵人不同可分為A、B、C、D、E、G型肝炎。所以任意一種類型的病毒性肝炎都可探究兩個方面,何種肝炎病毒致病和哪一種表現類型。如A肝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炎發作、B肝病毒導致慢性肝炎等等。盡管外來的肝炎病毒的不同,表現類型有急性、慢性等,但是攻擊的靶器官卻是共同的——肝臟,所以各型各類肝炎中有許多共同的表現,肝炎的症狀形形色色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方面:消化不好,乏力,黃疸,肝區痛,皮膚瘙痒,灰白便,以及肝外表現等。
1. 揭開“胃病”的面紗
一些肝炎病人在病初並未意識到自己患了肝炎,隻是感覺胃口不好,腹脹,吃飯不香。按胃病治療很長時間,吃了許多藥不見好,才下決心做胃鏡查一下,檢查胃鏡前一般需常規抽血化驗肝功能,才發現胃口不好是肝炎的過錯。由此可見肝炎中食欲差,消化不好還是很常見的,嚴重的可有厭食油膩、惡心、嘔吐。尤其是黃疸型肝炎病人表現更嚴重。這主要因為肝臟是分泌膽汁的器官,而膽汁對脂肪的吸收消化起著重要作用。患肝炎後,肝細胞大量被破壞,分泌膽汁的功能減低,影響了脂肪的消化,故而不喜歡油性食物。肝炎患者胃腸道充血、水腫,蠕動減弱,胃腸功能紊亂,也會影響食物消化與吸收,加之許多物質因肝臟功能減退,不能由肝臟來充分解毒,在體內蓄積,也會導致食欲減退、惡心厭油膩。
因此,長期胃病患者,一定要檢查肝功能,以免延誤病情。不要忘了肝臟本來就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
- Jun 24 Fri 2011 15:36
如何勸導蔬食
如何勸導蔬食
王驤陸居士
參見http://book.bfnn.org/books/0892.htm#a07
蔬食當然是應該的,本不成問題,目的在慈心勿殺。因為社會上人類習性之不齊,不得不勸導。佛在世時亦只戒本門僧尼,而對社會一般群眾不加例禁,只有勸化。因強禁其勿殺,而殺愈多。應先講心的問題。凡具悲心者,自不肯殺生。具大悲心者,對殺生之人有憐憫心,且能善巧解化之,不執取自己之功德見而與世逆,此是文化程度關係。古人無故不殺牛羊,亦是鄭重宰殺,冀其減少殺業而已。故此事當從根本上解決,一一論之如次。
一、食是慾,因慾而舌根多所分別,遂立五味。因五味而更起貪得,求食之慾愈熾,種種試驗殘殺愈出愈奇,造成世間大殺業。被殺者固可傷,而殺生者尤可憫,如欠高利債之永永糾纏不清,甚無謂也。而幾十年來社會習慣視為當然,豈不是顛倒。
二、食既是慾,可知不論蔬食、葷食、腥食、素食,都是不應該的。但人因貪慾而有人身,身即是物,要維持這個物,不得不使其營養而講衛生。生是保持其生命。既講生命,即談不到口福,食舌上的舒適。要講腸胃的適宜,才可以保持生命的久長。但世人又有一種惡習,如富有者之大宴集,一席多至十品。到後來,舌亦無味,徒具觀瞻,而越富有殘殺越多,極無意思。如北宋時,一席千人宴,每人各鴨舌湯一碗,每碗三枚即三千條鴨子的生命。不久金兵入汴梁,大肆屠殺,一如斬殺雞鴨。即不談因果報應,其忍心如此,早己失去了人格,與禽獸無異,故受殺報而不足惜。此食慾施於四食五味之外,荒謬可笑。
- Jun 13 Mon 2011 17:33
水是最好的藥
水是最好的藥
(伊朗籍)貝曼格利醫生(Feretdoon Batmanghelidj M.D.)
作者簡介
l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爆發時負笈歐洲求學,受教於諾貝爾獎得主亞歷山大.佛萊明爵士(發現盤尼西林)並得到英國倫敦大學聖瑪麗醫學院的醫科學位,畢業後留在母校擔任住院醫師。日後返回伊朗報效祖國,卻在柯梅尼執政時期,被以三十二項罪名將貝醫生逮捕入獄,並判處死刑。但獄長念在貝醫生的醫術在獄中有利用價值,一再延緩執行期。
l 在藥物短缺的牢獄中,貝醫生發現「水」是他唯一供應不斷的藥物,於是他開始用水治病。
l 有位囚犯嚴重腹痛,是消化性潰瘍,在喝下白醫生給他的兩杯水之後,八分鐘就止痛。諸如此類的案例不勝枚舉。於是貝醫生決定進一步探索水與人體健康的關係,而開始了他的研究新領域。
- May 25 Wed 2011 15:59
身體的求救訊號
身體的求救訊號
一、心臟出現問題時我們的身體會產生的現象會有:
1.心臟有問題呼吸會不順暢,胸口會悶也會刺痛,刺痛的時間是短暫的,一發作幾秒鐘就過了,最多一分鐘。
2.嚴重了會從前胸痛到後背膏肓肩胛的地方,十天半個月會來一次,三、五個月發作一次,時間越短越嚴重。
3.心臟不好會牽扯到左邊手臂酸、麻、痛,因為我們心臟的神經與左手臂的神經是同一條,所以左邊的心臟有問題會牽扯到左手臂。
- May 23 Mon 2011 11:15
善導大師與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與阿彌陀佛
參見http://www.amtb-la.org/jingzongzushi/jingzongzushi_02_shandao.html
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膽。
切誡學者須撝謙.兼使極力生欣厭。
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擇機理雙契幹。
念佛出光勵會眾.所說當作佛說看
一.善導大師生平事蹟
- May 21 Sat 2011 23:47
永明延壽大師與阿彌陀佛
永明延壽大師與阿彌陀佛
淨空法師法語
參見http://www.amtb-mtl.org/pages/jingzong/duanpian/temp.htm
延壽大師(西元904-975年),唐末五代十國時僧人。俗姓王,字沖元,本是江蘇丹陽人,後遷居浙江余杭。
永明延壽大師,他是吳越王時代的人,這位大德歷史上記載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在《彌陀要解》寶靜法師的親聞記裡面,將永明延壽大師這一段故事說得很清楚。他在沒有出家之前,做一個小官,就是現在講的政府的公務員,管稅務的出納,所以手上常常有金錢經過,他就把國庫裡面的錢拿出來放生,常常拿去放生,於是被人發現了,他盜用國庫的公款去放生,被查到了。查到之後被判死刑,主辦案子的官員就把這個事情報告給吳越王。
偷去幹什麼?偷去放生。吳越王看到這個案子也覺得很好笑,並沒有做壞事情,但是他盜用國庫的錢去放生,這是有罪的。吳越王就吩咐下去,他是判斬首殺頭,吳越王交代這個監斬官看他,假如綁到法場殺頭,他不害怕,不害怕面不改色,就把他放回來帶來見我;要是害怕的話,那就殺掉算了。結果綁到法場,他面不改色,人家就問他為什麼?他說:「我一條命換得千千萬萬的命,值得!」不但不害怕還很歡喜,這就把他帶回去見吳越王。吳越王就問他:「你想做什麼?」他說他想出家,吳越王就成就他,給他做護法。以後他變成吳越王的老師,成了國師。這是永明延壽大師一個出家的因緣。
- May 21 Sat 2011 18:37
歷代高僧故事作者--彭楚珩居士之轉變命運
歷代高僧故事作者--彭楚珩居士之轉變命運
參見http://www.amtb-ottawa.ca/ws_js10.html
(http://www.amtb-ottawa.ca/main.html)
趁這個機會,再講一個後學親眼所見的,一個真正改變命運的實際例子,給諸位作一個參考。後學學校的一位彭老師,是湖南人,家裡很有錢,從前那些大地主真是富甲一方,老師說:他們家裡有吃幾輩子都吃不完的產業,所以家中的孩子不用為生活忙碌,你要做什麼事業,家財萬貫,你可盡量去做。哪裡知道世間是無常的,遇到山河變色,那個吃幾輩子都吃不完的產業,連一把泥土都沒有抓來就開始逃離,本來過得很舒服的生活,大少爺、少奶奶的生活,一下子要歷盡逃難的艱苦,生活痛苦得受不了。老師的太太|師母受不了逃難的苦,就在中途尋短了,自行了斷,落魄到這樣子。老師很狼狽的帶著一個孩子到臺灣。
這些逃難之苦都不要緊,彭老師最不安心的,就是親眼看他父親活生生的被鬥爭死掉。他說:「我父親好好一個善人,是個大地主,結果山河一變色,就被鬥爭死掉。」讀書人『父仇不共戴天!』這件事情他自己安不下心,老婆尋短走了,勉強能接受,父親被鬥死這件事不能安心。結果到處探詢原由,問了好多宗教,都沒有滿意的答案,有的說你父親昇天去了。他覺得奇怪,好好一個人被鬥爭到死就昇天去,這是什麼講法?他是讀書人,這種答案無法接受。
後來問到佛門,法師就向他清楚的解釋︰「這是令尊的三世因果,過去的惡因成熟,先受報了。今生所造點點滴滴的善事,將來還要開花結果。」他一聽恍然大悟︰「奇怪!為什麼這麼好的佛法我們都不知道,也沒有人向我們講,我們還是迷迷糊糊,虛度歲月。他覺得不學佛太可惜,就發願好好的研究佛經。」
他寫得一手好文章,就把佛經裡面,大藏經中高僧傳的部份挑出來,寫成歷代高僧故事,十位高僧集成一輯,預計寫五十位共五輯圓滿。他本來到臺灣一無所有,天天為三餐奔波勞碌,結果第一輯歷代高僧故事寫完之後,生活就改觀了,佛法講依報正報,正報就是我們自己本身,依報就是我們的環境。念佛就是增長我們依報正報,最好的方法,都不用花錢,你一直誠心念佛,不論生理心理環境一定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