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戒殺來轉變殺劫的發生
(
清)崑山周思仁述 / 凡夫白話譯
節錄自
http://book.bfnn.org/books2/1350.htm

「戒殺四十八問」是清朝周思仁(安士)居士,勸在家眾吃素之文章。茲節錄數則問答如下:

[前言]

殺劫來臨之時,實在是夠悽慘的。對人類而言,或許幾十年,或許百多年,才可能遇上一次。而在畜生道,則每天都發生。從凌晨雞鳴開始,就有很多的狠心屠夫,手持利刃,奮力綑縛群畜。畜生知道不能倖免,大聲哀叫,奔跑逃跳,真是驚天動地。然而最終還是沒有人來救援,於是各各被這些人面羅剎,活生生的抽腸拔肺。在哀號聲未斷之際,又被丟到沸湯中煮,受到極大的痛苦。片刻之間,就有億萬的生靈,頭和身體就分家了。

唉!只有牠們不怕被殺嗎?牠們因為被人控制,只得憤憤而死。牠們的冤屈無可伸訴,於是就鬱積而成為一股戾氣。當戾氣聚集濃厚之後,諸天的魔王就會到人間來了此殺生的案件了。

慈受禪師的偈說:「世上多殺生。遂有刀兵劫。負命殺汝身。欠財焚汝宅。離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報應各相當。洗耳聽佛說。」

由此可知,殺劫的發生,都是由於大家的殺生之業而感召來的。那麼面臨殺劫,想要逃避的話,該如何呢?只有以戒殺來轉變,才是最快速,最感應的,做其他的善事都比不上它的效果

-------------------------------------

[問:]
見到有人殺生,或是有人捕魚捉鳥,雖然有心願救牠們,奈何力不從心呀。
[答:]
(1)見到有人殺生的時候,心裡要默念一切會的神咒,或是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並代替被殺之物發懺悔心,那麼被殺之物,自然會得到利益。
(2)見到捕魚捉鳥的人,你就把心念專注在此人身上,心無雜念的默念南無多寶如來幾十聲,那麼那些魚鳥都可以逃脫被網捕的命運。此法非常靈驗,千萬不要輕忽。

[問:]
子孫的祭祀,祖先是真的來享用,抑或不來享用?
[答:]
中阿含經裡說:
(1)祖宗若是生在鬼道,子孫如果能以精誠之心啟請的話,就會來享用。
(2)若是生到天道,由於天道太快樂了,所以不肯來享用。
(3)若是生到三惡道裡,由於太苦之故,無法來享用。
(4)若是生在人道裡,他另外有親人,不可能來享用。

為人子孫的,
(1)只要祭祀時能誠心誠意,恭恭敬敬從事這樁事,不要任意殺生加重已故祖先的罪過。
(2)祭前持齋,祭時專心不亂,也就可以了,不必追問祖宗是否真的來享用。

[問:]
接受血食祭祀的神明,會墮落地獄,有這種事嗎?
[答:]
(1)能作神明,是由於宿世正直的緣故。
(2)在這些正直的神明之中,比較有慈悲心的,是不會接受血食祀祭的。
(3)嗔心比較重的神明,則必定接受血食祭祀。
(4)有慈悲心的神明,智慧勝過福報,所以神明業報期滿之後,不會墮落惡道。
(5)嗔心重的神明,福報勝過智慧,神明業報期滿之後,難免會墮落惡道。

所以要知道,上天希望眾生皆能生存,不獨只希望人類不被殺而已,要仔細體會這點。

[問:]
求神的人,有為求生兒子,求延壽命,有為求功名或求發財。如果不殺牲口祭祀的話,如何能表明敬意而獲得所求呢?
[答:]
天地間的神明,都是好生惡殺的。殺畜生讓畜生無兒子以求自己得兒子,減畜生的壽命來求延長自己的壽命,殺取畜生的生命而求取自己的功名利祿。這種行為不要說天理所不容,而自己又如何忍心這麼做呢。這麼做,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問:]
現在知道為了祭祀神明而殺生是不可以的,那麼為了奉養雙親而殺生,不知道是否有罪過?
[答:]
罪過更大。禮記上說:「好的都要給雙親,壞的都要給自己,這是為人子女的規矩。」我們自己不殺生,卻單為了奉養雙親而殺生,這是把罪過都給雙親了,於心何忍呢。如果不得已的話,就用三淨肉(不親見畜生被殺,不聽聞畜生被殺時之哀號,不特別為自己殺)或畜生自然死亡之肉,來奉養雙親,或者是兩全之法。

[問:]
為人子女要報養育之恩,沒有比父母死後的祭祀更重要的了。要是父母生前不持齋,死後用素的祭祀,是否違逆了雙親之意呢?
[答:]
如果說祖先要靠祭祀才能飽的話,那麼一年之中,不過才有幾次的祭祀,祖先豈不是要餓壞了。如果說祖先是否會餓壞,不在乎祭祀,那麼祭祀也只不過是為人子女的一點心意而已。宰割畜生這種造業之事,怎可說是盡心呢。而且孝子奉養雙親,尚需要你這位仁人君子的粟米才行。殺畜生性命而烹煮以享父母,是連累父母造多生的業障,怎能如此沒有仁愛之心呢。

[問:]
殺生為業的人,養家活口,全賴這份工作。如果勸他改行的話,豈不是絕了他生路?愛畜生而不愛人,我實在不敢苟同。
[答:]
以殺生為業,好比是吃有毒的肉乾以療飢餓。雖然從事殺生之業暫時得到衣食,但卻必須累劫受果報之苦,沒有停止之期。正是為了愛他的緣故,才勸他改業,怎麼反而說絕了他的生路呢。世間不以殺生為業的人,難道就會死了嗎,你實在是沒有仔細思量呀。

[問:]
梁武帝以麵來作犧牲,史家評論他不血食祭祀,是失國之徵兆。所以可見用素來祭祀,不合乎禮制。
[答:]
人之所以會有過失,全在於各有偏袒。如能觀見自己的這種過失,那麼就能夠知道何謂仁了。梁武帝殺六貴,灌壽陽城,是他不仁慈之處。若以麵作犧牲而論,則神明可以免受血食之罪過,畜生可以獲得安樂不被殺的幸運,這正是梁武帝的仁慈之處。至於說丟失天下,那是國運使然。如果怪罪是以麵做犧牲之故,那麼陳朝隋朝的國君,都用牛羊豬三牲的太牢來祭祀,何以亡國如此之快速。

蓮池大師說:「作俑者。象人以葬。孔子斥為無後。則象牲以祭。仁人猶不能滿焉。必欲舍似用真。何其忍哉。」(始作俑者,以像人之形狀來陪葬,孔子還斥責為無後代之做法,那麼以像畜生之麵牲來祭祀,你還不滿意,一定要捨棄而改用真的,真是何其忍心呀。)

梁武帝即位之後,就斷食肉飲酒,休養生民止息兵事,連年豐收。從晉朝至隋朝,能稱為小康局面的,沒有人比得上梁武帝。他治國四十九年,活到八十六歲,後代子孫在唐朝做官的,有八人官至宰相。寫史之臣由於他敬信佛法,而故意隱沒他的長處,任意加以毀謗,這那裡是以善心來善學人之長處呢。

[問:]
世間的五種辛菜,本地都有生長,佛經上為何通通都規定要戒食呢?
(蔥類、蒜類、蒜頭類、洋蔥類、韭菜類及興渠類)
[答:]
經典上說,有五種原因,所以要戒食五種辛菜
一、因為此五辛菜味道辛辣臭濁。
二、五辛能障礙修行人證得菩提。
三、諸天討厭聞五辛的味道。
四、五辛熟食會助發婬念,生食會增加嗔恚之心。
五、邪魔及餓鬼會嗅舔食五辛者之唇。

[問:]
有人說,我雖然不持齋,但還比那些持齋之後又破齋的人尚勝一籌。有人說,我雖然持齋之後又破齋,也比不持好。這兩種說法,你的看法如何?
[答:]我以做官來比喻。不持齋的人,好比從未做過官的人。持齋而破的人,好比做官而遭罷黜。此兩種,有何優劣可言。

[問:]
親自拿刀殺生,確實有損慈悲之心。不過若是別人殺了,而我才吃,又有何不可呢?
[答:]
你這叫做掩耳盜鈴呀,若是認為別人殺的,就可以嫁禍於人。那麼委屈受到用刑之人,是否應當埋怨執刑之人,而不應當埋怨下令用刑之官長呢。唉,畜生可以欺騙,然而可以欺騙得了自己的良心嗎?

[問:]
佛說凡是有生命的,大多是宿世的父母及親人,有什麼證據這麼說呢?
[答:]
六道眾生無量劫來一直輪迴不已,就以一劫來講,和我們有關的眾生數量就多得數不清。因此,就以你目前所見到的眾生,怎知就與你無關連呢。我親自見聞下面這件事。蓬溪令劉道源退休回老家,歸途中借住一位秦姓人家裡。晚上他夢見一位婦女哭著向他說,她本是這家主人的妻子,因為生前打死過一名婢女,因此地府的官吏判她死罪,罰她投胎為羊,現在正在羊欄裡,明天就要被殺來招待客人您了。劉道源趕緊告訴主人這件事,但已經來不及了,秦家人傷心不已。唉,世界上這類事情多得很,只是肉眼凡夫看不到而已,可悲呀。

咸豐三年,浙江紹興府有個姓黎的,無惡不作,結果活生生從人就變成了一頭豬,他的家人就把他送到雲棲寺的下院去放生,這是許蔭庭司馬親自見到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