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二十難

虛雲老和尚  雲居山方便開示

今日有幾位廣東居士入山禮佛,供齋結緣,請我上堂說幾句話,我是空空如也的。謹略述《《四十二章經》一部分的故事,與各位結緣。

佛言:人有二十難:

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
生值佛世難,忍色離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嗔難,
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
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
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誰能過此難關,誰就了脫生死。生值佛世,何以說難呢?若無善根福德因緣,不說遇著佛,遇菩薩羅漢也難。

《智度論》云:「舍衛城有九億家,三億明見佛,三億信而不見,三億不見不聞。」佛二十五年在彼尚爾,若得多信,利益無窮。佛在舍衛城二十五年,尚有三億家不見不聞的,以其無善根福德因緣,故雖生值佛世,尚不見不聞;與佛同時在世,相隔很遠,不見佛不聞佛的人更多。故無善根之人,雖生佛世也無用處,而且就算在佛身邊,為佛弟子,若不依教奉行,也會招墮,如提婆達多是佛的兄弟,善星比丘為佛侍者二十年,不修行還墮地獄,城東老母與佛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與佛無緣,不願見佛,可知見佛聞法之難了。

現今佛不在世,善知識代佛弘法,親近之也能了生脫死,但善根淺薄的,會善知識也難,縱有緣見面聞法,不明所說之義,也無益處。華嚴初祖杜順和尚,是文殊菩薩化身,有弟子親近很久,不知他的偉大,一日告假,要朝五臺山禮文殊去,師贈以偈曰:「遊子漫波波,臺山禮土坡,文殊只這是,何處覓彌陀!」弟子不會意,乃至五臺山腳,見一老人,謂之曰:「文殊今在終南山,杜順和尚是也。」弟子趨歸,師已於十一月十五日坐亡。至今關中於是日作文殊忌齋。不具眼識人,雖在善知識面前也認不得他是善知識。又太陽警玄禪師座下,平侍者心地不好,結果叛師離道,收場在三岔路上被老虎吃掉。已會善知識可算不難了,但不依教修行,雖會善知識也無用處。

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因貧窮的雖欲布施,有心無力,勉強布施,就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所以為難;豪貴人家,有力布施,不能放下身心去學道,也是為難。難易是對待法,精進勇猛,有大願力,難的會變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變為難。難之與易在人不在法,貴能融通,則一切無礙。貧的是前世不施,故感今果,正應盡力布施,豪貴的人身分高,辦事不為難,正好學道。佛弟子阿那律,此云無貧,或曰如意,他過去劫中貧窮,一日,在田裏幹活,其妻送來稗子飯,適有一辟支佛僧,向他化飯。他說「這飯很粗,不堪供養大德,請到我家另供好飯吧!」僧曰:「現已正午,若到汝家便過了午;過午我不能吃,就化你這稗子飯吃好了。」他就以稗子飯供養此僧。因此功德,感果九十一劫生天為天王,世世無貧,事事如意。做人王天王不稀奇,由供僧種下善根,得為釋迦座下弟子,聞法悟道成羅漢,天眼第一,這更難得。以一飯之因,就有如是好果,貧窮布施比富貴布施功德更大。可見能打破難關,則貧窮布施亦非難也。

菩薩修六波羅蜜,以布施波羅蜜為首。布施之義說來很多,略說有三:「一財施,捨財濟貧也;二法施,說法度他也;三無畏施,救人之危難也。又,一淨施,謂布施時,不求世間之名譽福利等報,但為資助出世之世根,及涅槃之因,以清淨心而布施也;二不淨施,謂以妄心求福報而行布施也。身尚能捨,身外之物更不消說了。來的四位廣東居士,千山萬水,朝山禮佛,布施結緣,已經難得。既為求出離法而來,則要發長遠心,有進無退,恭敬三寶,不要分相,見好的固然要敬,見不好的也莫起憎心。有憎愛心,就有煩惱,就脫不了生死,憎心一起道心就退,不可不慎!

《四十二章經》中的二十難,會過來,難會變易。難是對待法,難中有易,易中有難,在各人所用不同。不講別的,主講貧窮布施難吧。佛弟子行菩薩道,布施為六度之首。施者捨也,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捨就是布施,捨就能解脫。因為一切,皆非我有,能內外盡捨,自然解脫,布施又有什麼難?

佛在世時,有一雙窮夫妻,窮到不得了,住的是破草房,勉強能避風雨;穿的兩人僅共一條下裙,沒有上身衣服,出門只能一人穿裙,一人赤身露體留在家裏。所以二人每日輪流出門乞食,也就輪流穿這一條下裙。化飯化得多,二人吃得飽就歡喜,也常有化不夠吃不飽的時候,甚至化不到而餓肚子也有。

有一比丘,已證羅漢果,知他二人多生多劫,未種善根,所以這生貧窮到此地步,特來度他,向他化緣,令他種福。這雙夫妻見此比丘在門外化緣,男的招呼他在門外稍等,回來和妻子商量道:「我二人前世不修,今生如此貧苦,今生若再不修,將來必然更苦,但想布施種福,又沒有東西可供布施,二人只有這一條裙,若布施了,便不能出門,二人都要餓死,但若不布施,生亦無用,不如以此僅有之物,誠心供僧,種種善根,死亦值得。」其妻同意,男子於是從破房洞中伸出頭來,向比丘說:「大德!請慈憫我,望將此裙代我送去供佛!」比丘憫而受之,持供世尊。

時世尊正與頻婆娑羅王說法,受此供養,即向大眾宣佈彼夫妻往劫因緣,他們雖未種善根,只今以一念誠心,盡其所有,施下此裙,其福無量,王聞此事,著二人前往看彼夫妻,見其裸體餓睡地上,因救護之,給以衣食,同詣佛所,見佛聞法,即證果位。他二人窮是窮極了,但能把布施難這一關打破,就獲如此利益。可見難不難在乎一念,沒有一定的。

昔明代羅殿撰有《醒世詩》曰:「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這雖是淺白文章,似乎沒有很深的道理,但全把我們業障鬼一生的行為描寫出來,誰人能脫離這詩的窠臼,誰就是大解脫人。

 

http://book.bfnn.org/books/0429.htm

http://blog.xuite.net/heartlamp/heartlamp/31754306?ref=re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