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法句譬喻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上如下本大法師佛學講座講義 --法句譬喻經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ebook/ebook046-all.htm

76
八、教學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諸天人四輩說法。時有一年少比丘,為人頑愚,質直野,未解道要,情意興盛,思想於欲,陽氣隆盛,不能自制,以此為惱,不獲度世。坐自思惟:有根斷者,然後清淨,可得道。即至檀越家,從之借斧,還房閉戶,脫去衣服,坐木板上,欲自斫陰:正坐此陰,令我勤苦,經歷生死,無央數劫,三塗六趣,皆由色欲。不斷此者,無緣得道。

77
白話解釋:往昔,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精舍裏,為很多天神、人間四眾弟子演講佛法。佛陀說:有一位年少的比丘,為人頭腦頑固,智慧未開而愚癡,脾氣固執又粗野,未了解佛法真理,這個比丘的情欲特別興盛,日夜念念愛欲,而且他的性欲極為衝動,無法克制。他自己情欲特強而心生苦惱,而不能解脫度生死。有一天,自己坐著獨自思考:如果將自己的生殖器切掉,也就是切掉男根,然後沒有情欲,就可以得到清淨心,得到佛法的解脫。因此,他馬上到了在家施主之處,向施主借了一隻斧頭,回到自己的寮房將門關起來,將衣服脫下,坐在木板的上面,想要將自己的男根砍掉。比丘又如此而想:就是男根連累我受苦受難,經過無數劫的生死輪迴,出入於三塗六道中而周旋不出,這都是因為色欲不能清淨,如果不斷掉男根這個東西,始終會作怪,我就無緣可以得道了。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如下本大法師佛學講座講義 --法句譬喻經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ebook/ebook046-all.htm

<補充說明>
(1)陰蓋:即五蓋,「貪、嗔、痴、慢、疑」
(2)比丘接受眾生供養,卻怠惰修行,易墜惡道,因無功德可迴向給眾生。
(3)
六祖壇經:「正見稱作出世法、邪見稱作世間法」。

七、教學品之一: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精舍,佛告諸比丘,當勤修道,除棄陰蓋,心明神定,可免眾苦。有一比丘,志不明達,飽食入室,閉房靜眠,愛身快意,不觀非常,冥冥懈怠,無復晝夜。卻後七日,其命終盡,佛愍傷之,懼墮惡道,即入其室,彈指覺曰:咄起何為寐,螉螺蠹類;隱蔽以不淨,迷惑計為身;焉有被斫瘡,心如嬰病痛;遘于眾厄難,而反為用眠;思而不放逸,為仁學仁;從是無有憂,常念自滅意;正見學務增,是為世間明;所生福千倍,終不墮惡道。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如下本大法師佛學講座講義 --法句譬喻經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ebook/ebook046-all.htm

六、無常品之六:
經文:昔佛在王舍城竹園中說法,時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卻後七日,皆當命盡,自共議言:五通之力,反覆天地,手捫日月,移山住流,靡所不能,寧當不能,避此死對?一人言:吾入大海,上不出現,下不至底,正處其中,無常殺鬼,安知我處?一人言:吾入須彌山中,還合其表,令無際現,無常殺鬼,安知吾處?一人言:吾當輕舉,隱虛空中,無常殺鬼,安知吾處?一人言:吾當藏入,大市之中,無常殺鬼,趣得一人,何必求吾也?四人議訖,相將辭王:吾等壽算,餘有七日,今欲逃命,冀當得脫,還乃覲省,唯願進德。

63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中為大眾說法。當時有一個梵志家庭四個兄弟,每一個人都已經修得五種神通力,但是再過七日,命中注定要死亡,他們彼此討論:以他們五通的神力,能翻天覆地,推日托月,移山住流,沒有一樣做不到的,又為何不能避免死亡這關呢?其中一人說:我可以投入大海之中,上面的頭不露出水面,下面的腳不踏到海底,全身在海水正中央,無常殺鬼,又怎能知道我在那裏呢?另外一人說:我鑽入須彌山裏面,然後再將山合起來,外表看不出任何痕,無常的殺鬼,又如何明白我在那裏呢?另外一人說:我輕輕一跳,就可以隱藏在虛空中,無常的殺鬼,又如何明白我在那裏呢?又另外一人說:我只要藏入大都市的人群之中,無常的殺鬼只要找到一個人代替就可以了,又何必來找我呢?四個兄弟討論完了,就齊同去辭別國王說:我們的壽命,只有七天好活了,現在我們要逃命,希望能逃脫無常殺鬼一關,再回來拜見大王,希望您多多愛護人民,多修功德。

64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如下本大法師佛學講座講義 --法句譬喻經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ebook/ebook046-all.htm

53
五、無常品之五:
經文:昔佛在羅閱祇耆崛山中,時城內有婬女人,名曰:蓮華,姿容端正,國中無雙。大臣子弟,莫不尋敬。爾時蓮華,善心自生,欲棄世事,作比丘尼。即詣山中,就到佛所。未至中道,有流泉水,蓮華飲水澡手,自見面像,容色紅輝,頭髮紺青,形貌方正,挺特無比。心自悔曰:人生於世,形體如此,云何自棄行作沙門?且當順時,快我私情。念已便還。佛知蓮華,應當化度,化作一婦人,端正絕世,復勝蓮華數千萬倍,尋路逆來。蓮華見之,心甚愛敬,即問化人,從何所來?夫主、兒子、父兄、中外皆在何許?云何獨行?而無將從?化人答言:從城中來,欲還歸家,雖不相識,寧可共還,到泉水上,坐息共語不?蓮華言:善!二人相將,還到水上,陳意委曲。

54
白話解釋:從前,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郊外靈鷲山石室精舍中說法,當時王舍城內有一個操淫業的女人,名字叫做蓮華,端正美麗,在國內無有人能比的,所有大臣公子們,沒有一個不想追求她、接近她,有一次,蓮華女忽然心生善念,想放棄一切世事,出家作比丘尼,因此來到靈鷲山佛陀的石室。在路途中,蓮華見有流水,一面飲水,一面洗手,她在清水中看到自己的面貌是那麼端正美麗,頭髮柔軟可愛,因此又後悔而說:人生在世,長得那麼美麗秀氣,怎能放棄世樂私情,而去出家作沙門呢?現在正是日正當中,青春少年時,自己像一朵新鮮的花朵,正在開放的階段,便停止腳步,返回城中。正在此時,佛陀有他心通,明白蓮華女出家修行的因緣已經成熟,應當度化,因此,就化作一位比蓮華女更美麗勝過數千萬倍的婦女,從城中出來,剛好與蓮華女相遇,蓮華女見到這位婦女如此的美麗,心中非常敬慕,便問這位婦女從那裏來?丈夫、兒子、父親兄弟、裏裏外外家人都在那裏?又問她為什麼一個人出城,沒有人陪伴?這位幻化美女答覆說:是從王舍城來,想要回家,彼此兩位同是女人,雖然不相識,是不是可以齊同回家,到水泉邊一坐片刻,互相談談?蓮華女說:好啊!因此,兩個人走到水泉邊,彼此談吐生平,一見如故。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如下本大法師佛學講座講義 --法句譬喻經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ebook/ebook046-all.htm

<讀後啟示>
『常』,住、存在之意;『無常』,不存在;參見「人為何一定要修行?」(http://tw.myblog.yahoo.com/curtis-blog/article?mid=564&prev=99&next=562&l=f&fid=7)

45
四、無常品之四: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諸弟子說法,時有梵志女,年十四、五,端正聰辯,父甚憐愛,卒得重病,即便喪亡。田有熟麥,為野火所燒。梵志得此憂惱愁憒,失意恍惚。譬如狂人,不能自解。傳聞人說,佛為大聖、天人師,演說經道,忘憂除患。於是梵志往到佛所,作禮長跪白佛言:素少子息,唯有一女,愛以忘憂,卒得重病,捨我喪亡。天性悼愍,情不自勝。唯願世尊,垂神開化,釋我憂結。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如下本大法師佛學講座講義 --法句譬喻經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ebook/ebook046-all.htm

<讀後啟示>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今生不向此身渡,莫待何生渡此生
參見「人為何一定要修行?」(
http://tw.myblog.yahoo.com/curtis-blog/article?mid=564&prev=573&next=-1)

三、無常品之三:
經文:昔佛在羅閱祇竹園中,與諸弟子入城受請說法畢訖。晡時出城,道逢一人,驅大群牛,放還入城。肥飽跳騰,轉相觝觸。於是世尊,即說偈言:譬如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猶然,亦養命去。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貯聚財產,無不衰喪。生者日夜,命自攻削,壽之消盡,如水。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如下本大法師佛學講座講義 --法句譬喻經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ebook/ebook046-all.htm

二、無常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精舍中,為諸天、人、龍、鬼說法,時國王波斯匿大夫人,年過九十,卒得重病,醫藥望差,遂便喪亡。王及國臣,如法喪送,遷神墳墓,葬送畢訖,還過佛所,脫服跣,前禮佛足,佛命令坐而問之曰:王所從來,衣麤形異,何所施為也?王稽首曰:國大夫人,年過九十,間得重病,奄便喪亡,遣送靈柩,遷葬墳墓,今始來還,過覲聖尊。

24
白話解釋: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園精舍裏,為一切天人、人、天龍、鬼眾講說佛法的時候,當時舍衛國的國王波斯匿的母親,年齡已經九十多歲,忽然得了重病,一切醫藥完全失效,很快就去世了。國王與群臣,都依當時的禮法辦理喪葬,並送靈棺到墓地。埋葬圓滿後,所有的人回城時經過佛陀的精舍,他們便脫了喪服與鞋襪,到了佛陀面前五體投地頂禮。佛陀請他們坐下,問他們說:大王啊!你從那裏來?為什麼穿這身粗布衣服,人也變得消瘦,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波思匿王頂禮而說:老太后(家母)都九十歲出頭,忽然得了重病,突然間去世了。因為替家母治理喪事,又將靈棺遷葬墓地,一直到現在才順路來拜見世尊您。

25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如下本大法師佛學講座講義 --法句譬喻經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ebook/ebook046-all.htm

補充說明:
十方法界
(
http://tw.myblog.yahoo.com/curtis-blog/article?mid=18)

十方法界(二)
(
http://tw.myblog.yahoo.com/curtis-blog/article?mid=77&prev=82&l=f&fid=7)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如下本大法師佛學講座講義 --法句譬喻經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ebook/ebook046-all.htm


為何要演講本經的動機與宗旨呢?


第一:因為法句譬喻經是一部具有世界性意義的早期佛經,本經之所以會被全世界的學佛學者所重視,是因為本經與原始佛教的思想接近,其中大部份的偈頌是佛陀所說的。

2-1

Curtis38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